4·5 完善消防设施
(1)泡沫产生器等设施。消防设施的设计和安装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在油库旁设置灭火器材。
(2 ) 消防设施和灭火器具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换药,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4·6 安全标示
在油库旁设置安全警示牌、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避免事故发生。4·7 油库遇火安全对策
1 、油罐火灾的扑救措施
(1)及时查明火情,认真搞好火灾侦察,罐体是否变形或损坏;着火油罐对邻近油罐和建筑物威胁程度,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液体流散的范围;油罐周围有无防护堤和排水设施;罐底有无水层,是否有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危险;油罐上是否有灭火设备或喷淋装置,是否好用;消防水源能否满足灭火、冷却的需要等等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火场的风向和变化,注意观察油罐内的油有无沸溢和喷溅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对罐体加强冷却降温,控制火势扩大,降低油罐温度和燃烧强度,保护燃烧油罐防止变形、破裂;消防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组织力量冷却油罐。冷却时,应将水流射在油罐的上部,水压不要过大,使冷却水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冷却罐壁要均匀,不要出现空白邵位或间断供水;汪意不要把冷却水射入罐内,以免增加重质油罐内的水分和降低泡沫灭火效能。冷却水的供给强度,按罐壁周长计算。冷却燃烧罐供水强度一般为0.6 -0.8L/S.M,通常一支19mm口径水枪,无实水位为1.5 时,能控制油罐周长1OM 左右;冷却邻近罐(距离在燃烧罐直径1.5 倍以内的罐)供水强度一般为0.35 一0.7L / S.M , 按该罐的二分之一周长计算。燃烧罐为浮顶罐或地下罐时,冷却水的供给强度分别为0.6 或0.4L /S.M 。邻近罐为半地下、地下罐顶部无覆土时,冷却供水强度为0.35L / S.M 。有保温层的油罐不需要冷却,直接出泡沫灭火。
(3)扑救燃烧油罐的灭火准备和发起总攻。在向燃烧油罐发起灭火总攻前,要备好、备足必要的消防车、水、泡沫液或干粉(泡沫药液是一次灭火所需的6 倍)。首先将油罐外邵燃烧的溢油火扑灭,保证进攻道路畅通,必要时发动群众修筑临时防护堤,防止液体外溢扩散或进行定向导流使油品流入安全地带。如果在灭火力量不足或灭火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仓促发起总攻,不仅难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且不必要地消耗了灭火剂。因此,一定要在各项灭火准备就绪后,在统一指挥下,对燃烧油罐发起总攻,一举将火扑灭。在使用泡沫和干粉灭火后,还要继续射水冷却罐壁、使罐壁的温度降到起火前的温度,防止复燃。
2 、其它情况下的扑救措施:
(1)油罐的裂缝或呼吸阀等处出现火炬状燃烧时,可以利用石棉被、湿毯等覆盖,使火窒息。如果罐盖上的孔洞很大、储油量较多时,要在充分冷却罐壁以后,从裂缝处向罐内喷射泡沫.以覆盖油面,使火熄灭。
(2)首先要冷却燃烧的油罐;地面有油火,要先扑灭地面上的油火,然后对燃烧进行扑救。要从上风或侧风方向油罐进行扑救。
(3 ) 当油罐破裂,部分油流出,油罐及防护堤内均有油燃烧时,应通过油罐上未被破坏的固定式灭火设备灌入泡沫,加以保护,然后利用泡沫枪、泡沫炮或高倍数泡沫发生器向防护堤内喷射泡沫。
(4 )扑救石油或重质油品储罐火灾时,定要汪意防止_沸溢和喷溅。要充分冷却罐壁,减缓油层底部加热的速度,设法及时排出油罐底层的积水。在扑救过程中,要密切注视油罐燃烧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消防人员不允许登上储罐的罐顶。要留有一定数量的灭火用水、泡沫液、洒水车辆作为备用,以应付突发情况。
五、管理
1 、加强对油库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增加责任意识;非油库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油库,油库值班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岗位。
2 .尽量调整收发油作业时间,较好错开中午高温太阳直接照射不安全因素。
六、油库火灾及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1、对汽油罐计量作业时操作不规范,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发生着火或爆炸;
2、维修动用明火或其它外来火源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发生着火或爆炸。
3、应急求援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营业及使用,切断总电源地上储油罐应关闭油罐阀门。
(2)用石棉被覆盖油罐口或操作井,或直接用灭火推车对着火点进行喷射灭火,同时对其它未着火油罐操作井用石棉被覆盖,防止着火扩大。
(3)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上级领导报告请求灭火支援,冬季应将取暖锅炉熄灭。
(4)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自身无力处理时,应果断撤离灭火人员,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5)对火灾爆炸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周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