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17日

  3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价方法是风险评价成功的关键,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认真分析企业特点,吸取本行业风险评价的经验,科学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

  3.1 风险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如:1)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2) 相关方是否有合理抱怨和要求;3) 是否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其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 否达到了某项安全要求、危险程度分级、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性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工作量小、评价过程简单、评价结果直观。但定性评价方法往往依靠经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结果有时因参加评价人员的经验和经历等有相当的差异。

  3.2 风险半定量评价

  (1) 评价公式 LEC法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下面重点介绍一下LEC法: D = LEC 式中: D-风险性;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度

  (2)评价标准见表1。

  注: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应充分考虑“危险源的管理现状”(如有无管理措施、是否受控等)。

  (3) 评价结果,即风险等级划分(D)标准见表2 表2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D值 风 险 措 施 >320 不可容许风险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160~320 重大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70~160 中度风险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20~70 可容许风险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20 可忽略风险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3.3 风险定量评价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伤害(或破坏)范围、危险性指数、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按照风险评价给出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等。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并且对基础数据的依赖性很大。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认真分析企业特点,吸取本行业风险评价的经验,科学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

  4 危险源的管理

   4.1 确定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对辨识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控制。重大危险源确定依照两个准则:

  第一用LEC法,一般D≥160,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D<160确定为一般危险源。对于部分危险源,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频率也不高,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尽管评分低于160分,也可以直接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第二执行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重大危险源规定,即“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4.2 危险源的管理当企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企业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和评价,以重新确定危险源并对其进行管理,更改本企业的危险源清单。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本企业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本单位风险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遵守一一对应、可操作性、尽可能引用现行的标准这三个原则。若是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目前不建全,需要日后进行安全整改,则要编制《管理方案》。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度,要对其登记建档,要进行安全评价、监控,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按程序进行管理控制,同时应制定《应急预案》。

  5 结束语

  企业应该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作为一项持续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及时总结风险评价中的经验和教训,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经常沟通风险评价的相关信息,将风险评价作为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保证,实现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