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事故的致因理论
(一)事故频发倾向论
1 .事故频发倾向
2 .事故遭遇倾向
(二)事故因果连锁论
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原因分为3 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5 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论。
l )控制不足― 管理。
2 )基本原因― 起源论
事故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人的缺点
及社会环境不安全状态
3 )直接原因― 征兆。
4 )事故― 接触。
5 )伤害― 损坏― 损失。
3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论。
表3 一1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论
4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论
5 .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
(一) 能童意外释放论
1 .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表3 一4 干扰能童交换与伤害
影响能t 交换类型 产生的伤害 事故类型
氧的利用 局部或全身生理损害 中毒和窒息
其他 局部或全身生理损害(冻伤、冻死)、热痉孪、热衰竭、热昏厥
2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第二节事故统计与分析
一、伤亡事故的统计
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 6721 一1986 ) (一)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 l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 2 )丧葬及抚恤费用。 ( 3 )补助及救济费用。 ( 4 )歇工工资。 2 .善后处理费用 ( l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 2 )现场抢救费用。 ( 3 )清理现场费用。 ( 4 )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 ( l )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 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 .工作损失价值 3 .资源损失价值 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 .其他损失费用 (三)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3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计算 ( l )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 2 )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4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计算 ( l )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均按账面值减去残值计算。 ( 2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5 .事故已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歇工工资等,采用测算方法计算6 .对分期支付的抚恤、补助等费用,按审定支出的费用计算,从开始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 7 .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计算其损失的价值(四)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和程度分级 1 .经济损失评价指标 ( 1 )千人经济损失率,计算公式:
2 .经济损失程度分级
( 1 )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 万元的事故。 ( 2 )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 万元(含1 万元)但小于10 万元的事故。
( 3 )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 万元(含10 万元)但小于100 万元的事故。
( 4 )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0 万元(含100 万元)的事故。 三、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标准共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计算损失工作日: ( 1 )肢体损伤。 ( 2 )眼部损伤。 ( 3 )鼻部损伤。 ( 4 )耳部损伤。 ( 5 )口腔领面部损伤。 ( 6 )头皮、颅脑损伤。 ( 7 )颈部损伤。 ( 8 )胸部损伤。 ( 9 )腹部损伤。 ( 10 )骨盆部损伤。 ( 11 )脊柱损伤。 ( 12 )其他损伤。 四、伤亡事故的分类: 1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中的分类: ( l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 2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人员死亡的事故。
( 3 )死亡事故:又分为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 一2 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 人以上(含3 人)的事故。 2 .《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中的分类: ( l )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 人及其以上)事故。 ( 2 )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 3 )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 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 万元及其以上的。 ( 4 )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 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 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 5 )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 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 6 )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3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中的分类
( l )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 2 )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3 )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 - 2 人的事故。 ( 4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 人以上(含3 人)的事故。 4 .火灾事故按严重程度分类 ( l )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受灾五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 2 )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受灾三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 3 )一般火灾: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5 .《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 (GB 1 4648 一1993 )中的分类 1 )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 1 )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40 人及其以上者。 ( 2 )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40 人以上者。 2 )重大飞行事故 凡属一户g 之一者为重大飞行事故: ( 1 )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39 人及其以下者。 ( 2 )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最大起飞全重5 . 7t 及其以下的航空器除外)。 ( 3 )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39 人及其以下者。 3 )一般飞行事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飞行事故: ( 1 )人员重伤,重伤人数在10 人及其以上者。 ( 2 )最大起飞重量5 . 7t (含)以下的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
( 3 )最大起飞重量5 . 7- 50t (含)航空器的一般损坏,其修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10 % (含)者。 ( 4 )最大起飞重量50t 以上的航空器一般损坏,其修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5 % (含)者。
第四章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
第一节事故性质的认定
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等5 个方面。。 事故责任分析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1 )区分事故的性质。事故的性质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 2 )确定事故的责任者。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
( 3 )事故责任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按确认事故调查的事实分析事故责任;(按事实分析责任)
B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劳动组织、规程标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操作方法)及生产技术因素(如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维护检修等),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按组织分析责任)
C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按技术分析责任)
D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抢救和防治事故扩大的态度、对调查事故的态度和表现)提出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