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食品安全 标准先行

作者:胡文多 冯杰 呼晴 王岩 刘凤英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1月20日

        2 标准化及食品行业标准现状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标准,方圆就是标准化。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首先统一货币、车辙、度量衡,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标准化。一个政令统一的国家,必须有较高的标准化水平。标准化就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实施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社会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1我国现行食品标准现状
        我国现行食品标准究竟有多少种?恐怕很多人说不清楚。这是因为既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又有国家标准、部门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而且,各种标准还在不断制订或修订中。食品标准多,一方面说明食品种类繁多,工业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标准过多过杂形成了各种监管漏洞。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时,有媒体报道称,将整合相关食品标准,卫生部等8部门日前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指出,我国将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相关标准的整合和废止工作。2015年年底前,制定、修订肉类、酒类、植物油、调味品、婴幼儿食品、乳品、水产品、饮料等主要大类食品产品安全标准,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将是食品标准调整的关键期。
        明确食品特别是传统食品的标准,可谓迫在眉睫,因为很多传统食品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2.2 国际食品标准概况
        纵观国际现状,在食品监管中的标准上,日本是一个高标准,生产力最强的国家,瑞士是一个精密度最高的制造国家,德国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业国家,美国是一个全球品牌力最大最强的国家,所以我们称为日本是标准文化,瑞士是精密文化,德国是严谨文化,美国是系统文化,是系统的输出国。
        3 食品安全必须标准先行
        加快标准的制订和完善无疑是当务之急。除了标准主管部门的工作之外,食品生产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影响并制订游戏规则,争取获得市场竞争的先发优势。同时,主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联盟也是形成共识、丰富标准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食品生产质量、食品生产技术进步和提升食品产业化水平,都将大有裨益。
        实施质量强国,标准必须先行。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将配合国务院办公厅尽快发布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国家标准化体系,着力发挥标准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基础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话语权。同时将重点抓好认证认可体系和制度的创新,大力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信息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
        4 食品安全的未来
        我国的食品生产安全应该走 “标准强国、质量强国、信用强国”之路,质量强国,必须标准先行,强化标准的执行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以质量为导向发展信用强国。
        标准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中国作为世界食品产销大国,要想成为世界食品产销强国,面对食品产业格局竞争的主导力量,面对未来数以万亿计算的食品市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也必将有所作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