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9月18日

11、普查工作安全指引
⑴出队前的准备工作
① 工作区确定后,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工作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交通状况、治安情况以及疫情、兽情等情况。
② 出队前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学习野外地质普查的安全防护知识,如登山、攀岩、涉水、定向等知识,学习危情的基本急救方法,如中暑、蛇咬、摔伤等。
③ 每个普查组必须配备保健箱及有关药品,按规定向普查工作人员配发安全防护用品。
④ 野外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特别边远地区或山区不得少于4人,并配好通讯工具。

⑵野外营地的选择
① 借住民房,应先消毒处理,搞好住房周边环境卫生。对年久失修的住房,要作必要的修缮。
② 野外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的背风场地。挖掘锅灶或建临时厨房应在营地下风处,距营地5米以上。营地周围应挖排水沟。
③ 在林区、草地上建营地,应开辟防火道。
⑶山区普查
① 在大于30度的陡坡或悬崖工作时,应使用保险绳和安全带。
② 在野外遇到雷雨时,应选择安全有利的地方躲避,不能在高地、水边、孤独树木下躲雨避雨,也不能在电线杆、高压线和滑坡区下停留。
③ 在山区普查,工作人员间距应不超出视线范围,遇到特殊情况应相互通告。
⑷林区普查
① 开展工作之前,应先了解林区中有无群众狩猎的弩箭、套具和陷阱。
② 在林区开展地质普查,应遵守林区防火规定。
③ 要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及药品,防止蛇、蚂蝗、毒蚊虫的叮咬。
④ 严禁在林区中烧饭烤火。在林区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并及时报警。参加灭火时,应注意人身安全。
⑸水上或水系发育地带普查
① 在水上工作之前,应了解工作区的气象情况,配备个人救护用品。
② 当水面雾幕很大,视域差,或暴风雨、飓风即将来临时,应停止工作离船上岸。
③ 在水源发育地带工作,必须随时注意上游的洪流,遇到暴风雨时,必须停止工作,撤离工作区。
④ 不要在水深超过0.7米、流速3米/秒以上的河流中徒步涉水工作。如必须通过流速高、水深的河流,应架设临时性过河便桥,不能冒险过河。
⑹岩溶发育区及旧矿、老窿地区普查
① 工作前,应通过访问群众,了解工作区内溶洞、旧矿坑、老窿的分布情况。
② 当调查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时,应事先解决照明和通风问题,经过对有害气体的检测和对坑壁、井壁的观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方能开展工作。
③ 对斜井和竖井进行地质、物探测量和取样时,应设置绞车升降作业台或吊桶,确保人员进出安全。
④ 进行洞穴调查,工作人员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洞口必须预留人员警戒观察,若发现洞中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络,采取救助措施。
⑺沼泽地区普查
① 在沼泽地区工作,要有两人以上同行。工作人员应戴皮手套,扎紧袖口和裤脚,随身携带探测棒和救生用具。仪器设备要套上防潮袋。
② 普查过程中,如遇到被植被覆盖的沼泽地段、浮动草地和沼泽深坑时,应绕道通行。
③ 若不慎落入沼泽泥潭内,遇险者应保持镇定,尽量借助探测棒支撑,减缓下陷速度,搭救者应从安全地方传递木棒或绳索将遇险者拉出。
12、普查常见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⑴常见事故
① 毒蛇咬伤。在南方山林地区和沼泽地多有蛇类(毒蛇)出没,野外普查人员容易被蛇咬伤。
② 高处堕落。在险崖峭壁和老矿井开展普查,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⑵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① 被毒蛇咬伤时应立即绑住血管,迅速用干净小刀刮开伤口将毒血挤出,并用碘酒消毒后敷上蛇药,尽快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预防蛇咬的简单有效方法是打草惊蛇,随身携带蛇药。
② 当人员发生坠落受伤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对伤者伤口进行消毒止血,发现骨折应就地取材,用竹木片当夹板将骨折部位夹好绑紧,送医院治疗。为预防坠伤,上下险崖陡壁和老矿井应系好安全带,壁顶和井口要留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