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实习、代培人员)组织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分配到车间。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对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把安全工作列入对职工晋级、奖惩考核的内容;
按国家规定,保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
对临时工、民工的合同书或协议书中应有安全方面的条款,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13、保卫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 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认真做好要害部门安全生产的保卫工作;
负责企业内炸药、雷管、剧毒物品的管理和审批;
掌握企业主要生产过程的火灾特点,深入基层监督检查火源,火险及灭火设施的管理,督促落实火险隐患的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备和消防道路的通畅。
14、计划、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 在编制生产计划和总结生产完成情况时,必须同时计划和总结安全生产工作;
在编制、检查基本建设和工程计划的同时,编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在固定资产、改造资金中提取10%至15%的规定,专款专用,定期核算;
保证劳动保护用品、保健食品和清凉饮料的开支,保证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的经费。
15、供应、储运、销售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 对所管辖范围的安全生产负责,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管理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严格发放制度;
按计划及时供应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
负责各类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并按标准发放;并保证劳动保护用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加强对购入的设备、配件及有关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使其安全可靠,性能符合企业要求;
认真执行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做好机动车辆的年检和驾驶员的年审、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做好车辆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安全行驶。
16、设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 在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时,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
负责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设计工作;
组织设计审查时,应有安全技术、消防、工业卫生等部门参加;
在编制设计规划方案时,应有安全卫生专篇。
17、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时,保证落实“三同时”;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其他有关安全规定,制定或审查建筑安装施工的安全措施,并检查监督执行的情况;
做好基建与生产的联系、配合、交接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负责组织对外包工和外来基建队伍的安全教育,发生事故后按规定进行理;
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使新建项目不留隐患;
在规定权限内负责施工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
18、工会安全生产职责
1. 贯彻国家与总工会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并监督认真执行,对忽视安全生产和违反劳动保护的现象及时提出批评和建议,督促和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改进;
监督劳动保护费用的使用情况,对有碍安全生产、危害职工安全健康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抵制、纠正和控告;
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教育职工自觉遵纪守法,执行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规程,支持厂长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和惩罚;
参加企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订;
协助行政搞好班组安全建设;
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活动;
参加安全大检查和对新装置、新工程的“三同时”监督,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把安全生产列入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
第三节 企业安全产规章制度
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的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也是企业能够贯彻执行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的最基础的规定,每一个职工都必须严格遵守。
根据公司特点,一般都应建立以下几类规章制度:
1. 综合类管理方面有:安全生产总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三同时”审批制度、设备安全检修制度;事故隐患管理与监控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用火制度;爆破物品管理制度、承包合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值班制度等;
安全技术方面有: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危险场所管理制度、工地交通运输管理制度、防火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方面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管理、尘毒监测制度;
其他方面有:女工保护制度、劳动保护用品、职工身体检查制度。
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注意:
1. 要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保持协调一致;
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力求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
规章制度制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发后,就不随意改动。具有权威性。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要及时予以修改、补充。
规章制度必须企业中贯彻执行,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使每一个职工都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成为自觉的行动。
第四节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防止事故、减少职业病的有效方法。
1. 安全检查的分类
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1)日常性检查,企业一般每年进行2至4次;车间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组每天进行检查;专职安全人员的日常检查。
(2)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检查;
(3)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种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起重设备、运输车辆、爆破品仓库、锅炉等。
(4)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冻;夏季的防汛、防高温盛暑、防台风。
(5)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包括节前的安全生产检查,节后的遵章守纪检查
(6)不定期检查是指在设备装置试运行检查、设备开工前和停工前检查、检修检查等。
2、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类型有:
(1)公司级安全检查表,供公司安全检查时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情况;现场作业人员的遵章守纪情况;各重点危险部位;主要设备装置的灵敏性可靠性,危险性仓库的贮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车间工地安全检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检查或预防性检查时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工人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机电设备安全装置的灵敏性可靠性;电器装置和电缆电线安全性;作业条件环境的危险部位;事故隐患的监控可靠性;通风设备与粉尘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贮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为;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到位等。
(3)专业安全检查表,指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检测。危险场所、危险作业分析等。
3、安全检查表的制定
1. 确定检查项目和内容;
确定检查标准和要求;
确定检查进间;
设计检查表式;
检查表应充分依靠职工讨论,提出建议,多次修改,由安全技术部门审定后实施。
第五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企业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改善企业劳动条件的重点政策,也是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制度。
1.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
1. 编制原则
1. 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当在编制生产财务计划的同时进行编制,列入企业生产财务计划;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应由负责生产的领导具体负责实施;
编制计划进应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着重解决对职工安全健康威胁最大而职工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选择措施方案时,应注意尽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推广无毒、无害工艺,采用自动化控制、机械化技术。
1. 编制依据
1. 国家发布的安全生产指标、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安全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应采取的措施;
生产发展需要所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1. 编制内容
1. 单位或工作场所;
措施名称;
措施内容和目的;
经费预算及其来源;
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
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
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1.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范围
1. 安全技术措施。指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一切技术措施。如机器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和安全防爆设施。
卫生技术措施。是指以改善有害职工身体健康的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尘、防毒、防噪音、防射线以及防辐射热危害的隔热、通风、降温和防寒设施。
辅助房屋及措施。是指有关保证生产卫生方面所必要的房屋及一切设施。如为在高温、易脏和有粉尘、化学物品或毒物的环境中工作的,职工设置的淋浴设施、更衣室、消毒设备、休息室。
宣传教育措施。指安全教育所需的设施、教材、仪器、仪表及安全技术训练班、展览会等。
1. 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预算及其来源
见1984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新财会制度下,企业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中发生的安全措施有关费用,直接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劳动保护费用,直接计入制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