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构建“三角稳固”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作者:夏勇华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8月31日

    1.2油管采用13Cr110材质、油套环空加注环空保护液;使用自平衡式井下安全阀起到井口安全双重保险;可回收式液压封隔器保护套管技术;采用高效防砂筛管,对气井后期出砂起到了有效的防护,应用气密性油、套管丝扣,提高了油、套管柱的密封性能,先进的完井工具组合为气井二次安全提供了保障。
    1.3高压凝析气藏油管传输负压射孔完井技术,避免储层二次污染为了解决射孔完井作业造成的储层污染,采用了高压气井负压射孔完井技术,不但解决射孔完井作业中的储层污染问题,同时还缩短了作业周期,提高了单井产量,通过在DLK2井的应用,效果较好。
    2.强检加自检,确保集气处理站硬件及防护安全平稳运行
    2.1优化过程控制(PCS)、安保控制(FSC)控制方式;紧急关断(ESD)控制的阀门开关状态在过程控制系统( PCS )画面上显示;解决设计现场压力、温度输出问题增加十八个报警设定器、部分信号一分为二 ;雅克拉站投产前供货系统盘柜开关按钮改进将原系统盘柜紧急联锁控保开关常开按钮。解剖重新组装为常闭触点按钮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增加DCS系统条件切除;设计DCS控制系统只有各连锁停车逻辑,没有连锁控制点的逻辑切除;在各连锁点上增加了连锁点条件切除逻辑等。
    2.2制定《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和《压力容器操作规范》,加强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
    加强锅炉压力容器基础台帐的动态管理,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校验,加强压力容器运行管理,杜绝超期、超压运行及违章操作。实施重点关键设备挂牌制度、维护保养制度、维修检测制度,实现对设备的跟踪式监控管理。
    2.3制定《消防设施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和维护保养责任制,确保消防设施完好、齐全。
    2.4加强防雷、防静电管理根据行业特点定期进行检测工作。
    2.5各类气防设施、控保设施配置到位齐全,并按期进行校验,确保生产现场防护到位。
    (二)、以素质培养体系为基础
    雅克拉采气厂在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安全意识培养
    1.1提高认识,树立危害意识
    一岗一辨识,一班一交底
    广泛开展“一岗一辨识”的危险源辨识活动。岗位员工每岗结合危险源清单对本岗负责单元生产流程、隐患动态变化、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制定防范措施,对岗位危险源及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全员风险控制能力。
    各生产班组坚持开展班前安全讲话班后安全总结的活动,交接班组对生产情况、隐患动态变化逐项交底,并由班组长提出安全警示,达到人人绷紧安全弦。特别在雨雪天重点提示防滑防摔防雷击警示、检维修中重点提示检维修作业环节、防打击、落物等警示。
    一周两案例,一周一期刊
    每周由安全科选取如:DLK8井油管穿孔、YKH5井管线爆管、某油田油罐爆炸等类似厂内外2起典型案例下发到生产单位,每周组织学习,并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管理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每周编制厂级《安全周报》1期,作为安全知识、案例见解的交流平台。
    1.2事事警惕,强化安全意识
    一周一曝光,一周一主题
    采气厂坚持开展“让家丑外扬,把问题曝光”活动。每周由安全科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周检主题,对各生产单位进行检查,并在厂内局域网对检查中发现的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图片曝光。激励制一方面从“荣辱观”角度促进了整改问题的效率;一方面使各单位清晰的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实现共同提高。
    三票一案一教育
    对厂内外人员各类施工作业,实施了方案先行、现场确认办票、开工通知票、基层操作票,开工前教育制度。加强对风险预先的评估,强化安全意识,以致降低不安全因素。
    2.安全技能训练
    2.1自练互学,熟练一般技能
    采气厂针对设备原理、取样、更换阀门、更换油嘴、集气站流程切换等一般岗位应知应会技能坚持“平时自练互学,修时跟踪教学,业余组织授学”的技能培训方式。员工充分业余时间、技术员授课、检维修分解等机会学习丰富业务技能。
    2.2勤学苦练,牢记应急技能
    雅克拉采气厂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狠抓“个人应急、整体应急、联动应急”技能。岗位人员对负责单元各点风险、各点预案、各点措施熟练掌握;应急组成员对各自职责、流程技能、互间配合熟知;厂与专业队伍联动配合默契。并每季度定期进行组织消防、硫化氢泄漏、井喷等演练,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升全员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2.3两赛四考核,强化技能掌握
    为强化技能掌握,采气厂实行“两赛四考核制”,年度开展2次技能比武、每季度进行技能考核,考核中一般技能与应急技能各占50%的比例,07年已举办1次技能竞赛,通过岗位训练和考核,提高了岗位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激发了职工的潜能,鼓舞了士气,为强化基本功训练打下了基础。
    (三)、安全监控体系
    07年雅克拉采气厂对“全方位覆盖监控网络”进一步进行了深化、细化安全管理模式。
    1.正常运行监控
    07年采气厂依据员工岗位职责,根据监控点根据危险(重要)程度,针对26000个监控点进行按巡检周期分岗、分级、分区监控。采取岗位人员针对负责单元各监控点,以监控点的问题发生概率、所处位置、危险程度、安全系数、设备装置可靠性、操作熟练程度等评价出监控等级,制定监控点异常情况描述、监控标准,对重点监控点重点监控,一般监控点定期监控。实现有重点的全面监控。
    2.特殊作业监控
    针对检维修、动火、用电、高空、修井等作业实行现场特殊作业管理“三定三严三到一彻底”的监控管理,即:现场作业定安全监护人和作业人、定施工作业点、定施工作业时间;现场监护人严格检查,严格控制,严格处罚;安全监护人重大施工时必到,安全承包人运行出现故障时必到,安全管理人员遇到恶劣天气时必到;对查出的问题不彻底整改不放过;推行“责任和风险共担”机制,要求各部门、分队在制定技术方案的同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对结果负责。坚持对每次作业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方案分析评价制度,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价,为下次作业提供更安全可行的依据,提高作业的安全系数。
    3.隐患治理监控
    强化对设备、设施、阀门、管线、工艺等各类隐患管理,各类隐患点实行“三案一档一点”,即:一点一档案,一点一监控方案、应急预案、治理方案,一点一标志牌。治理方案执行“三定”定人、定措施、定时间管理。通过“三案一档”及“三定”使各隐患点从发现到治理过程直至治理圈闭,全程得到动态监控、动态掌握,并备案可查。
    4.逐级反馈,完善日报监控
    采气厂依据新建现场分级监控网络,完善《岗位安全监控日报》制和“五级”反馈制。07年采气厂针对26097处监控点进行新的分级监控划分后,着手完善修订安全监控点日报制度,加强安全监控;同时对现场安全动态状况实施岗位→班长→队领导→安全科→厂领导五级反馈日报制,通过厂领导、部门负责人、基层领导的逐级检查,加快问题逐级反馈、处理和汇报的速度。
    (四)、应急响应体系
    为确保各类突发事件的准确判断、迅速出击、措施有效,雅克拉采气厂构建了应急响应网络体系。
    1.预案源自岗位,预案执行于岗位
    异常事件发生有效措施的最佳时间是第一时间,而岗位人员是第一时间的接触者,采气厂针对火灾、刺漏、管线爆裂、井喷、冻堵、电力中断等异常情况,采取“预案源自岗位,预案执行于岗位”原则,由岗位人员编制应急预案,部门讨论审定,下发岗位执行。一方面确保了预案的准确性、有效性,一方面促进了岗位人员对预案的熟知和掌握。
    2.预案分级,四级响应,级级授权
    采气厂根据突发事件的紧急状况、变化趋势、可控程度等实际情况,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划分了岗位级-班组级-分队级-厂级四级应急响应程序。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各类紧急状态进行逐级分责、逐级授权,确保在最佳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3.全面预想,系统制案
    根据采气厂实际生产特点,制了《工艺操作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硫化氢泄漏应急预案》、《井喷应急预案》、《电力中断应急预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等11项应急预案下发至岗位学习。
    4.定期演练,响应迅速
    采气厂根据夏季防火防暴防洪、冬季防火防冻堵等不同季节特点,硫化氢区域作业、检维修等施工作业特点有重点的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各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迅速响应。
    (五)、科技改进体系
    雅克拉采气厂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科技才能兴安,改进才能完善”的安全管理思路。建立了改变缺陷、强化研究、引用技术、未来准备的科技改进体系。
    如:针对大涝坝集气处理站流程结盐腐蚀,自发研究出洗盐系统,有效解决了结盐腐蚀,并大大延长了设备实用寿命;针对雅克拉集气处理站轻烃球罐进液困难且管线发生震动,研究加装了冲压管线,有效的解决了进液困难问题。
    六、实施管理系统的作用分析
    1.素质培养体系:安全意识是安全行为的基础,安全技能是安全行为的保障,也是安全素质的综合体现。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素质培养活动,使员工做出一切行为时首先树立安全意识,行为过程中有良好的安全技能提供保障。
    2. 安全监控体系:全天候、全方位覆盖的监控网络使一切不安全因素、状态和动态变化尽在岗位直至最高管理者掌握之中,可及时了解生产状态,便于快速做出举措。
    3. 应急响应体系:全面的应急网络体系和快速的响应体系使各类事件的发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避免事态的扩大。
    4、科技促进体系:通过开展强化研究、引用技术等科技促进工作,多次解决了生产现场安全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
    七、结论
    以“物的本质安全”为前提,以“素质培养体系”为基础的“三角稳固”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互为基础、互为促进,能够带动安全管理工作逐步上升、持续改进。为生产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