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化整治,消除隐患
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今年要对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安全监管部门还要组织抽查,确保整治取得成效。
(五)完善应急,减少损失
危化品应急预案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救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专门下发《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应急体系的建立提出明确要求。在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方面,一是要切实做好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危化品从业单位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生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要求,真正做好预案的编写工作。二是要广泛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危化吕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应急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人员提高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要加强预案演练、及时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要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模拟演练等不同形式的预案演练,解决企业内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等问题,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六)狠抓培训,提高素质
按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特别要强调提高危化品从业单位的员工素质和操作技能,企业的培训率要做到100%,员工要做到应知应会,做到不超载、不超速、不疲劳驾驶,做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杜绝“三违”现象,消除不安全行为。
总之,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只有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实现运输物流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