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8月05日

  3.注意的分配与转移
  
  (1)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时,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的特性。严格地说,在同一时刻,注意不能分配,即“一心不能二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分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例如司机开车,不仅要注意前面的路面,而且还要不时用限睛的余光扫视后视镜或周围的景物,同时耳朵还得听着机器转动是否常等等。这时,注意就不仅只专注一种事物,而是多种事物。
  
  能否合理分配注意是有条件的,在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中,每一种活动都是熟悉的,且其中的一种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时,才能做到注意的分配。一个初学开车的司机、一个初上车床的工人,往往是眼睛死盯在对象上,不敢懈怠,因而很难做到有余力将注意分配在其他事物上。
  
  能否做到注意分配,还依赖于活动的复杂性程度。一般在进行两种智力活动时较困难;在同时进行智力和运动活动时,智力活动的效率会降低得多些。
  
  注意的分配能力因人而异。其关键是能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各种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使活动程式化、习惯化、系统(列)化。对活动越熟练,越能灵活自如。有些职业,如司机、警察、教师、演员等,应通过练习,学会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时刻关注周围的情况变化,以使自己工作起来游刃有余。
  
  (2)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这里强调“主动”转移,如果是被动的转移,则属于注意的分散。
  
  注意有完全转移和不完全转移之分。完全转移是注意的时序变化;即起始注意现象A,而后注意现象B;不完全转移其实也就是注意的分配。
  
  注意转移的快慢难易,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a.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如果从易到难,则转移指标下降;
  
  b.目的性,如果工作要求转移,则注意的转换相对较快,也较容易;
  
  c.人的态度,例如对后继工作没兴趣,则注意的转移就困难;
  
  d.训练,经过训练的人,在使注意转移时,可以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注意还有其他一些品质,如选择特性、集中特性等。注意的品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且其中的每一项品质也都有一个“度”(即适度)的问题。只有将注意放在一个合理的“度”上;才能发挥它对完成工作的积极作用,也才能使人的活动或动作等既有效率,而又不致出错,从而保证工作中的安全。
  
  发生失误及违章操作的种种心理状态远比上述的更多更复杂。详细分析这些心理因素和不安全行为,其根源往往在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劳动管理以及本人的先天性心理素质。因此,应针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消除不安全心理状态产生是安全工作的基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