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脱硝运行管理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06日

        1.2.3.10  脱硝系统投入步骤:
        (1) 检查脱硝系统两侧稀释风机运行正常,所有仪表显示正常;
        (2) 检查脱硝系统混合器前快关阀、调节阀关闭;
        (3) 气化器水室补水至600~700mm;
        (4) 开启气化器蒸汽加热手动阀;
        (5) 氨区程控小室程控柜送电(气化器水温、出氨温度已设定);
        (6) 气化器水温达50℃左右后开启气化器入口手动阀和电磁阀;
        (7) 开启待投入液氨灌出料阀前后手动阀,开启液氨灌出料阀;
        (8) 检查炉前脱硝系统压力在0.3MPa左右;
        (9) 开启混合器前快关阀;
        (10) 开启快关阀前调节阀;
        (11) 检查脱硝系统各参数正常。
        1.2.3.11  脱硝系统退出步骤:
        (1) 关闭液氨灌出料阀;
        (2) 关闭气化器蒸汽加热手动阀;
        (3) 待气化器出口压力降至0.8MPa时关闭入口电磁阀和手动阀;
        (4) 关闭混合器前氨气调节阀;
        (5) 关闭混合器前快关阀。
        1.2.4  液氨、接卸规定
        1.2.4.1  液氨的接卸工作由集控操作人员和液氨运输人员共同完成。
        1.2.4.2  液氨槽车到现场时,集控操作人员负责审核液氨出厂单据、质量证书,并确认运输人员是否携带《危险品运输操作证》,如有缺项应拒绝接卸。
        1.2.4.3  进行卸氨操作时,集控操作人员和运输人员需穿好防化服,戴防护手套、护目眼镜、带有氨气过滤功能的口罩或防毒面具。
        1.2.4.4  集控操作人员陪同卸氨运输人员到现场进行系统确认,口头交代好注意事项。由卸氨人员连接好槽车的进出的管道。集控接卸人员开启相关阀门,并严格按照《锅炉运行规程》进行卸氨操作。液氨接卸时应注意控制流速不能过快,防止因静电摩擦起火。
        1.2.4.5  液氨卸车时,集控操作人员应对作业区域内大气中的氨浓度测试,并控制作业区域内大气中的氨浓度低于30mg/Nm3,否则因立即停止卸氨,查找漏氨点,处理后才能继续卸氨。属于槽车运输方问题且无法处理正常时,集控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接卸。
        1.2.4.6  当液氨槽车液位指示为0,停运卸氨压缩机后,由液氨运输人员关闭槽车上的气、液相截止阀,并分离槽车的连接软管及接地线,经集控操作人员确认后槽车方可离开。
        1.2.4.7  集控接卸人员根据接卸前后储罐的液位差,估算所来液氨的数量,并做好相关台帐。当液氨数量与出厂单据所列值有较大出入时,及时向上级汇报。
        1.2.4.8  集控巡检人员每天白班对卸料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进行一次排液。
        1.2.5  其它安全措施
        1.2.5.1  脱硝氨站区域门口贴有明显的危险品提示标志和相关注意事项。
        1.2.5.2  氨站内严禁明火,氨储存区半径25米范围内需动火操作时,应执行相应的动火管理规定。
        1.2.5.3  氨站所有设备和操作工具必须采用防爆型设计。
        1.2.5.4  一般情况下保持一个液氨贮罐运行,使用的储罐最高液位不超过罐容积的70%,罐内压力低于1.5MPa,温度在35℃以下。
        1.2.5.5  氨站程控室内配置有6套防毒面具,2套防酸碱橡胶手套和防酸碱鞋,1瓶2%稀硼酸溶液。由发电部锅炉专工负责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1.2.5.6  集控室会议室内配置有两套正压式呼吸器和防化服安全防护用品,由技术支持部消防安全专工和发电部锅炉专工共同负责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2  报告与记录
        2.1  脱硝设施计划性检修报告程序
        2.1.1  脱硝设施检修计划由技术支持部按照检修计划工期提前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并备案后按照计划工期实施检修工作;
        2.1.2  新投运的脱硝设施,技术支持部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启动申请,并完成相关环保手续。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并备案后,脱硝设施按照计划启动;
        2.1.3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核查、监测、标定、试验,技术支持部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备案;
        2.2  脱硝设施异常报告程序
        2.2.1  脱硝设施非计划性检修特指因故造成脱硝设施或脱硝设施主要辅助设备退出运行的,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情况:
        2.2.1.1  脱硝设施未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或故障情况下退出运行的;
        2.2.1.2  脱硝设施或主要辅助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的;
        2.2.1.3  污染物在线连续监测系统故障造成在线数据中断的;
        2.2.2  脱硝设施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值长应立即启动脱硝设施异常报告流程:
        2.2.3  值长为脱硝设施事故处理现场第一负责人,在处理事故时,应尽量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恢复脱硝设施运行,确保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
        2.2.4  脱硝设施异常发生后锅炉副值应第一时间汇报值长、发电部锅炉专工、技术支持部相关专工及维护部门,值长同时汇报发电部、技术支持部分管领导和公司环保专工助理;值长应在15分钟内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
        2.2.5  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2.2.6  值长应记录异常主要原因及处理经过。
        2.2.7  脱硝设施异常处理流程见附录
        3  检查与考核
        3.1  由公司总经理、分管生产领导、化学环保主管按照本工作制度进行检查。
        3.2  按照公司绩效评价标准、各部门绩效评价制度进行考核。
       
       

下一篇: 脱硝管理制度
上一篇: 脱硝氨区管理制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