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油库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2月28日

        3.2.4  三级安全教育考核情况,应逐级写在安全教育卡上,经储运安全部门审核后,方准许发放劳保用品和本工种享受的劳保待遇。
        3.2.5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否则由此发生事故要由分配及接收单位领导负责。
        3.2.6  新入库职工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学习和实际工作后,经有关部门对其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进行全面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特殊工作,应持证上岗。
        4、对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
        4.1  凡属临时工、外包工、办事和参观人员,进库前必须接受油库的安全教育。
        4.2  教育内容:
        4.2.1  对临时工(包括来库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招工和任用单位负责。教育内容:本单位特点、入库须知,担任工作的性质,注意事项和事故教训以及安全、消防制度。并在工作中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
        4.2.2  对外包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分别由基建部门(或委托单位)和外借人员主管部门负责教育,教育内容同上。
        4.2.3  对进入要害部位办事、参观、学习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接待部门负责,教育内容:本单位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并要有专人陪同。
        5、日常安全教育
        5.1  教育时间和要求:
        5.1.1  各油库必须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每次不得少于1小时。
        5.1.2  安全活动不得被占用。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防止走过场。
        5.1.3  员工必须参加安全活动。油库领导必须经常参加基层班(组)的安全活动日。以了解和解决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5.2  日常安全教育内容:
        5.2.1  学习安全文件、通报和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知识,消防设备操作使用技术等。
        5.2.2  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吸取事故教训。
        5.2.3  开展事故预想和岗位练兵,组织各类安全技术表演。
        5.2.4  安全检查制度、操作规程贯彻执行情况和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5.2.5  开展安全技术讲座、攻关和其它安全活动。
        5.2.6  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简报、图片、安全报告会、故事讲演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6、特殊工种安全教育
        6.1  对特殊工种(锅炉工、电工、气电焊工、泵工、计量、化验、消防等)必须由各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性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取得作业后,方可从事操作(作业)。
        6.2  对特殊工种,至少每两年组织一次培训或参加地方组织的特种作业培训。
        6.3  防灾教育,临震前的抗震教育及汛期前的防汛抗灾教育等。
        6.4  新设备投产前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新建、扩建、新工艺、新设备和设备改造、更新投产前,设备管理人员应写出适应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工人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6.5  职工在库内工作调动或脱离半年以上重返岗位者,应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新的岗位工作。
        6.6  对严重违章违纪职工,应由有关部门单独再教育,经考察认定合格后,再回岗位。
            6.7对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考评
            6.7.1  油库科(股)级以上干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由上级分公司负责。
            6.7.2安全委员会同技术、人事、、教育部门对本库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每年组织一次安全技术、安全知识考试。成绩登记在安全教育卡片内,作为晋级和评比的依
        据之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