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0月14日

        10、拉触电器技措规定
        (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2)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准移动。
        (3)湿手不准去摸触电灯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
        (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工维修好,否则不准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
        (6)遇有电器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11、高处作业应采取的技措方法
        (1)凡在离地面3米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应视作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病症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饮酒者禁止登高作业。
        (2)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方可作业,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
        (3)安全带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净荷重试验,不合格的安全带不得使用。
        (4)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5)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6)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处,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如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应铺设木板。
        (7)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8)上下层同时进行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9)大风、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10)禁止在不坚固的结构上进行工作。
        12、各种梯子的使用管理措施:
        (1)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可使用梯子,但梯子必须坚固完整。
        (2)梯子的支柱须能承受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攀登时的总重量。梯子的横木须嵌在支柱上,不准使用钉子钉成的梯子。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40厘米。
        (3)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60度左右。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小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
        (4)如梯子长度不够而需将两个梯子连接使用时,须用金属卡子接紧,或用铁丝绑接牢固。
        (5)在木板或泥地上使用梯子时,必须将梯子下端固定。
        (6)靠在管子上使用的梯子,其上端须有挂钩或用绳索缚住。
        (7)若已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梯子稳固时,可派人扶着,以防梯子下端滑动,但扶着之人要精力集中防止落物打伤自己。
        (8)人字梯须具有坚固的绞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9)禁止把梯子架在木箱等不稳固的支持物上或容易滑动的物体上使用。
        (10)人在梯子上时禁止移动梯子。
        (11)在传动、转动部位使用梯子时,机械、电器必须停止工作。
        (12)在梯子上工作时应使用工具袋,物体应用绳子传递,不准从梯子上或梯下互相抛递。
        (13)软梯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90,软梯应挂在可靠的支持物上,在软梯上工作的人员,衣着必须灵便,并应使用安全带,戴安全帽,带工具袋。
        (14)室外、下罐的梯子要定期检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冬天梯子的浮冰应及时清除。
        (15)人员上下楼梯时,特别是车间的楼梯,手必须扶好栏杆,精力集中,谨防滑倒。
        14、地沟井下作业:
        (1)地沟内作业及井下作业,外水井修理作业必须经批准方可进行。
        (2)作业前防止蒸汽或水在检修期间流入工作地点。有关的汽水门应关严,上锁并挂警告牌。
        (3)沟道或井下的温度超过50度时,不准进行工作,温度在40-50度时,应根据身体条件轮流工作和休息。
        (4)作业时,地面上须有一人担任监护,进入沟道或井下的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绑在地面牢固物体上。由监护人经常监视。
        (5)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应清点人员和工具,查明确认无人或工具没留在井下或沟内后,将盖板或其他防护装置恢复,并通知运行人员工作已经完毕。
        15、锅炉技措制度按照《工业锅炉安全技术规定》执行。
        16、压力表
        (1)根据设备容器的性质,正确选用压力表的精度级。
        (2)压力表应照明充分,便于观察,没有振动,不受高温辐射和低温冰冻的地方,表与设备间的连接管上应装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以便切换或现场校验。
        (3)根据设备允许的工作压力,在压力表刻度盘上划以红线作为警戒。运行中应保持压力表洁净,表面玻璃清晰,进行定期吹洗,以防堵塞,定期进行校验,合格的应加封印。若无压时指针不到零位或表面下班破碎,表盘刻度模糊,封印损坏,超期未检验,表内漏气或指针跳动等,发生上述情况之一者,均应停用,更换新的压力表。
        17、防毒、防尘、防止酸碱烧伤
        (1)化验室、车间等部位,必须安装通风橱,把危害人的有毒气体抽到室外。
        (2)粉尘较大的地方作业时必须按有关安全措施执行。
        18、压力容器防爆技措
        (1)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规范,手续齐全,选材得当,计算正确,结构合理,考虑周密,应符合可靠的要求。
        (2)锅炉等压力容器的专业安装单位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才可从事承压设备的安装工作,安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3)锅炉应每年进行一次停炉做内外部检验,并存档。
        (4)贮藏罐根据情况随时检测,但每一年的大修期间必须检测一次,设备处把检测情况存入档案。
        (5)承压设备附件、减压阀要定期和随时进行验证,不好用的应及时修理更换。
        (6)装设安全阀时应满足直接相连、垂直安装,保持畅通,稳固牢靠,防止腐蚀,安全排放等的要求。
        (7)安全阀应加强经常的维护保养,保持洁净,防止腐蚀和油垢脏物的堵塞,经常检查铝封,防止他人随意移动杠杆式安全阀的重锤或拧动弹簧式安全阀的调节螺丝。
        (8)承压设备的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减压阀、水位计仪表等必须按设备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9)凡在各种容器、槽箱、大罐进行工作时,应遵守该罐槽的安全注意事项,除此之外,操作者还就做好临时工作的安全措施。
        (10)作业人员必须视工作场地情况配戴好安全帽、防毒面具、安全带等保护用品。
        (11)在关闭容器、槽罐箱的人作业完,工作负责人必须清点人员和工具,检查确认没有人员或工具材料等遗留在内,方可关闭。
        19、各车间部室(特别是车间班组)应建立班前班后,安全检查记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