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交叉立体作业时,上下要相互照顾,防止落物伤人;
3.18.4氧气、乙炔瓶禁止混装运输和起吊;
3.19更换球(棒)磨机衬板严格遵守《关于原料车间球(棒)磨机衬板更换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更换磨机衬板工作安全措施》;
3.20停汽检修严格遵守《关于停汽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停汽检修安全措施》;
3.21焙烧炉停炉检修,严格遵守《焙烧炉停炉检修的安全措施》;
3.22进入G车间检修严格遵守《G车间检修安全规程》;
3.23起重作业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在高压线附近或垮高压线起吊作业的规定;
3.24进入石灰炉检修作业严格遵守《原料车间石灰安全作业规程》;
3.25各岗位检修结束后的安全操作要求
3.25.1自检自查检修质量和有无安全隐患,清点人数、清理工器具、更换下的备件定置摆放,通知点检负责人检查、确认并达到要求;
3.25.2办理送电工作票,试车达到合格,及时通知调度室和岗位主控室;
3.25.3清理现场。
4、 事故应急措施
4.1碱烧伤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
4.1.1碱烧伤的预防措施
4.1.1.1 作业之前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作顺序、拆装要领,重复“无料当有料,无压当有压”的原则,提高安全意识。
4.1.1.2 开始作业之前同岗位一起确认停电、断料、放料、阀门关严,并已挂牌。
4.1.1.3作业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戴好防护眼镜、防碱手套;特殊环境穿上雨衣、雨裤、雨鞋、戴上防护面具,备足硼酸水和冲洗用胶管。
4.1.1.4检查好现场自来水源,作业人员知道水源的位置。
4.1.1.5工作中先拆卸底部法兰(或人孔)螺栓,后拆卸上部螺栓,最后留上部一颗松开的螺栓,用撬棍撬开法兰(或人孔),放完余料,用水冲洗余料。
4.1.1.6拆开后的管口或者是进料管口,警惕来料,人员远离管口位置。
4.1.1.7带压补漏或在管道上加固补强板必须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制定修补方案,经主管上级批准后方可施工,并落实安全措施。
4.1.1.8湿法区域作业严禁抛甩传递工具、零部件,物品摆放稳固,防止倾倒。
4.1.2碱烧伤的应急措施
4.1.2.1 被碱液飞溅到身上,应迅速脱掉工作服或工作鞋,用清水反复冲洗身上,再用硼酸水冲洗,不能用手去擦或揉被碱烧到的部位。
4.1.2.2遇到严重碱烧伤,现场的有关人员应迅速播打5806120求救,并通知上级找车送医院治疗。
4.1.2.3烧伤特别严重者本人以自救为主,外援为辅,以最快的速度脱去服装,用自来水冲洗身体,同时不可慌乱,防止碰撞和跌到。现场人员在救助过程中尽量避免扶、抬被烧伤人员的烧伤部位,防止损伤皮肤。
4.2触电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4.2.1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4.2.1.1 没有电工操作证的人员不得私自拆、接电源线路、电动设备。
4.2.1.2 电工现场拆、接电源线时,班组应有专人监视,确认电器设备、电动工具接地、接零。
4.2.1.3 照明线路、手持电动工具的电缆线应接在漏电保护器开关上。
4.2.1.4不允许使用过期老化、破损、接头过多的电缆线,电缆线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好。
4.2.1.5 工作过程中,要保护电气线路,严防挤、压、砸、拉、烫、磨等损坏电缆线,线路摆放位置要安全,避免潮湿漏电等。
4.2.1.6电动设备、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送电检验有无异常,确认安全后才能使用。
4.2.1.7 使用电动设备、电动工具前应熟知其工作原理,严格遵守设备、根据的安全操作规程。
4.2.1.8 工作中发现线路、开关、电动设备、工具、配电箱等发热冒烟、短路、漏电应迅速切断电源,通知电工处理。(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
4.2.2触电应急措施
4.2.2.1 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使他脱离电源,脱离电源的方法如下:
4.2.2.2 现场有关人员迅速拉下电源开关,或用电工钳切断电线。
4.2.2.3 如果离电源开关较远,或断开开关有困难,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拔开带电设备。
4.2.2.4 如果其它方法有困难,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4.2.2.5 触电现场应急措施
4.2.2.5.1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心脏和肺部还在工作,应使其安静恢复,严密观察,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5806120求救。向医生说明地点、触电者现状等。
4.2.2.5.2 如果触电者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原则上不得中断人工急救。
4.2.2.6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4.2.2.6.1 使触电者仰卧,迅速清理其口腔内妨碍呼吸的杂物;使其头部后仰至鼻孔朝天,以免舌根堵塞呼吸道;同时迅速解开其领口和衣服,以利呼吸。
4.2.2.6.2 救护人在触电者一侧,用一只手捏紧其鼻孔,用另一只手掰开他的嘴,深呼吸后紧贴其嘴往里吹气约两分钟;吹气时触电者的胸部应当鼓起。
4.2.2.6.3 松开触电者的鼻和嘴,让他自行呼气三秒钟。
4.2.2.6.4 胸外心脏挤压法
4.2.2.6.5救护人跨跪在触电者腰部两侧或位于触电者的一侧,两手相叠,掌根放在其胸窝稍上一点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1/3的部位。
4.2.2.6.6掌根用力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压陷3~4厘米,每秒钟挤压一次。
4.2.2.6.7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再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触电者的胸部。
4.3高空作业的事故预防和急救措施
4.3.1 高空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4.3.1.1 高空作业前,车间、班组应到现场了解情况,制定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组织开好班前,组织开好班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会,并做好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3.1.2 5米以下高空作业属三级危险作业,由作业班组制定安全措施,填写《三级危险作业安全措施审批表》,经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确认签字后,报车间主管领导审批,由车间与班组共同负责现场安全监护。
4.3.1.3 5~15米的高空作业属于二级危险作业,由车间组织编制安全措施,填报《二级危险作业审批表》,经车间主管领导、安全员确认后报安环科审批。由厂安环科与车间共同负责现场监护。
4.3.1.4 高空作业前,严格安装审批的安全措施组织落实,检查、确认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的安全可靠性,并进行试用,经检验无问题后才能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设施主要有:脚手架、作业平台、防护栏杆、吊篮等)
4.3.1.5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器具要放置稳妥,防止高空坠落,作业下方应设置警戒线或专人监护;安全监护人员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监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4.3.2高空坠物的急救措施
4.3.2.1 发生高空坠物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拨打5806120急救,向医院救援,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保护现场。
4.3.2.2 抢救伤员时不可慌乱,盲目搬动或搬运伤员,防止伤势加重,不利于救治。
4.3.2.3 抢救伤员时应根据伤势情况进行救护,伤势较轻者,可询问伤者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救助。如由划伤应先止血,用绳子或布条绑紧动脉血管,用布包扎伤口或手按住动脉血管止血等;如有骨折的现象可用合适的材料缠绑再搬运。
4.3.2.4 伤员伤势较重,如神智不清、昏迷、休克、内出血等应积极护理,清除口中异物,保证呼吸畅通,如果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直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4.4防中暑和中暑急救措施
4.4.1预防中暑的措施
4.4.1.1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等条件下发生的,以体温调节障碍为主的急性疾病。
4.4.1.2 班组在工作前了解和掌握当天的天气预报和现场的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中暑,避免高温环境长时间连续作业,露天作业防暴晒可以用太阳伞或断续到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饮用水(或清凉饮料),个人自备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如有不适按说明服用。
4.4.1.3 在槽罐容器或磨机内作业,应按危险作业等级申报安全措施审批表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票,严格按照审批的安全措施执行,做到强制通风、换气、降温,作业人员轮换作业,防止出汗过多、疲劳作业,及时补充饮用水(或清凉饮料),安全监护人注意观察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帮助。
4.4.2现场中暑应急措施
4.4.2.1 中暑根据病症的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4.4.2.2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表现为:出现大量的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有升高和体温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等症状。对于先兆中暑和轻微中暑,应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擦去汗液,给予适量的饮用水(或清凉、含盐饮料),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避丹、藿香正气水,一般患者可逐渐恢复。如有循环衰竭倾向,须立即送医院治疗。
4.4.2.3 对于重症中暑,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抢救,同时播打5806120向医院求救。临时求救措施是以迅速降温为主,补充饮用水(或清凉饮料),防止休克。
4.5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4.5.1一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4.5.1.1 班组在煤气区域工作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如需动火的应提前向煤防站办理动火证,监测作业区域的一氧化碳含量应在允许范围内(<0.03mg/L)。
4.5.1.2 班组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落实预防措施,由专业人员监测煤气含量,由煤气的含量确定作业的时间,指定专人监护作业人员,不允许超时作业。可佩戴氧气呼吸器,或使用风机吹散煤气,尽量降低煤气含量。
4.5.1.3 进入石灰炉内或其它煤气设施内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有可靠的联络信号,检修人员不少于两人,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4.5.1.4 安全员和现场的安全监护人负责工作过程的监护,密切关注职工的精神状态和煤气含量,职工在上风侧休息,带足饮用水(或饮料)。
4.5.2煤气中毒的应急措施
4.5.2.1 煤气中毒是人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后出现的中毒,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昏、呕吐、四肢无力等;重者出现昏迷以至死亡,或严重损伤大脑。
4.5.2.2 出现轻度煤气中毒后,应立即帮助其脱离煤气区,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呼吸新鲜空气、降温、补充饮用水(或饮料),如果未见好转应送医院治疗。
4.5.2.3 发生重度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迅速脱离煤气区,在通风阴凉处抢救,同时拨打求救电话5806120向医院求救,说清地点、路线、中毒者的状况。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直到医务人员到来。
5、 附则
5.1 本文件由氧化铝厂检修车间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