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砂轮切割机及手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3.9.1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结构原理和使用性能,检查电源线及各部连接紧固情况,防护装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9.2操作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口罩,女工要戴好工作帽,并将发辫装入帽内,扎好袖口,禁止戴围巾。
3.9.3使用前检查砂轮、切割片,如有裂纹、破损、缺口等现象禁止使用,没有生产厂家和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3.9.4切割切割前应空转5分钟,观察是否有摆动、松动、发抖等现象。作业时人应站在轮片的侧面,防止轮片破裂、飞出伤人。
3.9.5磨削、切割时不许加力过大,猛压砂轮片,开机后等轮速稳定后再进行作业。
3.9.6本机不准磨削或切割有色软性金属,及非金属等,防止磨削物粘附砂轮表面,引起打滑,甚至损坏砂轮。
3.9.7切割机在切割工件时,一定要把工件用钳口夹紧。砂轮及切割片磨损达到规定限度或失园时,禁止使用。
3.10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3.10.1工作前必须按规定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10.2对使用的钻床和工、卡具、电源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
3.10.3工件夹装必须牢固可靠。钻小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钻,工作中严禁戴手套。
3.10.4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刀速度、调整好行程限位块。手动进刀时,按照逐渐增压和逐渐减压的程序进行,以免用力过猛造成事故。
3.10.5钻头上绕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除,禁止用风吹、用手拉。精绞深孔时,拔取圆器和梢棒,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碰在刀具上。
3.10.6不准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手不准触摸旋转的刀具。
3.10.7使用摇臂钻时,横臂迥转范围内不准有障碍物。工作前横臂必须卡紧,横臂和工作台上不准有浮放物件。
3.10.8工作完毕后,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并卡紧,切断电源,收拾好工、卡具,清理床上及地面卫生。
3.11气焊(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1.1上岗作业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11.2施焊现场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如必需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3.11.3氧气表、瓶及焊(割)工具严禁沾染油脂。
3.11.4安装减压器前,应先检查气瓶,然后微开阀门,吹除瓶嘴污物再进行连接,开启阀门时操作者应站在站侧面。
3.11.5禁止敲打碰撞曝晒气瓶、乙炔瓶禁止卧放使用,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0米。
3.11.6严禁用起重设备直接接吊运气瓶。
3.11.7氧气瓶、乙炔瓶之间距离保持在5米以上。
3.11.8气瓶内的气不得全部用尽,应留有余气,乙炔气瓶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3.11.9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乙炔火灾。
3.11.10高处焊(割)时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3.11.11作业完成后,必须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无火灾事故后,方准撤离现场
3.12汽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3.12.1机动车驾驶员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考核合格,领取驾驶证后,方准驾驶车辆。
3.12.2驾驶车辆时,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和检查。
3.12.3不准将车辆交给没有驾驶证的人员驾驶,不准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符合的车辆。
3.12.4行车准检查车辆各部连接螺丝是否紧固、可靠。转向机构、传动轴、脚手制动器,各种灯光、信号、刮雨器等技术状况是否安好有效,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
3.12.5发动机启动前,必须检查机油、燃油、冷却水、电解液有无不足现象,视情况加添。
3.12.6发动机启动后,应查看各种仪表工作情况,先低速发动3~5分钟视听发动机运转有无异常现象,待水温达到40℃以上,制动气压符合要求方能起步。
3.12.7起步前必须先鸣号,并注意车辆下部及周围有无障碍物和行人,车门是否关牢,挡风玻璃应清晰。
3.12.8驾驶车辆时,必须保持精力充沛、思想集中,禁止吸烟、饮食、闲谈及其它影响安全行车的行为,严禁酒后开车。
3.12.9实习驾驶员可以按考试车单独驾驶车辆,但车箱内不准载人和运载危险物品。
3.12.10行驶中要遵守转弯三项规定(即:减速、鸣号、靠右行)会车时要做到礼让“三先”(先让、先慢、先停)上坡不准曲线行驶,下陡坡时不准熄火赛空挡滑行。
3.12.11不准超速行驶,强行超车,禁止开斗气车,制动器、转向器灯光等发生故障时,须修复后方准行驶,供油系统发生故障时不准人工直接供油。
3.12.12停车时应选择不妨碍交通的地方,拉紧手刹车,挂上低速挡,在坡道上停车时应掩好三角木。
3.12.13爱护车辆,保持车容整洁,加强车辆例行保养,及时消除隐患和故障,确保行车安全。
3.13泵类设备检修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3.13.1拆卸泵壳及泵进出口短节时,眼睛不能正对着法兰,防止余料烧伤。并先从下端拆起;
3.13.2起吊泵壳、时叶轮等部件要检查拴好钢丝绳,并由起重工指挥;
3.13.3当有操作工来启动周围设备时,要注意监视,防止其按错按钮;
3.13.4使用叉车起重臂起吊时,动作应缓慢,并注意观察有无滑脱现象,如有应设法排除后再继续起吊。
3.14槽罐(压力容器)检修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3.14.1按危险作业级别办理审批手续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票》;
3.14.2进入槽罐(容器)内作业,应在检查确认断汽、断料后,并在进槽罐(容器)的阀门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开阀”警告牌,”同时还要在返回槽罐(容器)流程的污水泵现场启动按钮上挂警告牌;
3.14.3槽罐(容器)内照明用灯电压不能超过 12V ;
3.14.4槽罐(容器)内施焊时,焊把线接头处要用干石棉垫垫好;
3.14.5离槽底2.5米以上地方作业须系好安全带;
3.14.6禁止一个人单独在槽罐(容器)内作业,封闭式的槽罐要有通风设备。
3.14.7没有可靠的隔离保护装置,不得同时在同一垂直工作面作业;
3.14.8允许进大窑、石灰炉,各种槽缸等容器内工作的气流温度为45℃以下,二人同时在场,内外互相照顾。
3.14.10进槽清理、管道合岔,所有进出料管道要关好考克或加好盲板,确保不进入溶液、料浆,方可施工。槽内的料先放空,打开人孔时,先松下几个螺的,待料浆流完后再拆开;
3.14.11带料受压管道。容器禁止重力敲打和拉挂负重。
3.14.12拆卸蒸汽、溶液、料浆等管道、槽子人孔,要将汽、料、风放尽,工作时不要面对法兰,卸螺丝由下而上,注意物料喷出、漏出伤人;
3.14.13多人清理管道,拖、拉转动或将要卸完最后一个螺丝时,要互相照看,统一行动;
3.14.14打大锤时,检查锤头是否装牢,锤把不得有油污或开裂现象,前后不得站人,扶钎或敲击扳手的人员不得在同边,严禁疲劳打锤;
3.14.15六角钢撬棍严禁淬火使用,不允许高处下抛;
2.15电收尘内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3.15.1在确认停电,放完静电后方可进入;
3.15.2作业中要戴好安全带和防尘口罩;
3.15.3收尘器内照明灯电压不超过 12伏;
3.16进行煤气管道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3.16.1拆卸管道及阀门前要经煤气防护站同意后方可进行;
3.16.2拆卸中,人不能在阀门的背风处停留;
3.16.3如条件允许,拆松螺栓后立即吹扫;
3.16.4紧螺栓时应对角逐渐上紧,避免松紧不匀,引起煤气泄漏而发生危险。
3.17运输皮带检修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3.17.1如利用运输机运送新皮带时,新皮带头用铁丝或卡具固定在旧皮带上要牢固,防止在输送的过程中刮碰撕裂、拉伤皮带;
3.17.2新皮带输送之前,班组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上下负责人,与操作工统一指挥信号,应点动输送,出现意外拉下紧急制动开关;
3.17.3新皮带就位后,办理皮带机停电手续,确认停电,方可作业;
3.17.4皮带卡要固定牢,由班长或安全员检查确认;
3.17.5使用硫化机时注意搬运安全,防止砸脚、挤手;
3.17.6使用甲苯浸泡生胶的过程中和涂胶的过程中严禁烟火,注意通风,防止苯中毒;
3.17.7硫化机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检查硫化机的绝缘情况、导线无损伤、不裸露、加热板接好地线、电流控制箱接好地线,检查各连结线路无误后方可送电,再由电工测试绝缘情况,以防漏电伤人;
3.17.8硫化机在通电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防止硫化温度过高,硫化时间过长,或出现意外情况,有异常正确处理;
3.17.9抽出换下的旧皮带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安全交底,确认托辊已上齐、卡具、配重倒链已拆除,皮带上下无异物等。特别注意送电后用皮带机带动抽旧皮带,有专人指挥、安全确认与操作工交底点动皮带机,逐步抽出皮带,换下的旧皮带不得随意下抛,地面上要有人安全监护;
3.18各岗位通用的安全操作要求
3.18.1进行工艺管道气割作业,应从下部开始,防止管道内残余料液伤人;
3.18.2离地2米以上高空处作业须戴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