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支架及脚手架作业:
1、支架所用的桩木、万能杆件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大节疤的圆木及锈蚀、扭曲严重的万能杆件和钢管等。
2、地基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标准,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3、根据施工季节,支架工程应采取防冲刷或防冻涨等安全措施。
4、支立排架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要与支保桩联结牢固,防止不均匀沉落、失稳和变形。
5、支立排架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支立排架以整排竖立为宜。排架竖立后,用临时支撑撑牢后再竖立第二排。两排加架间的水平和剪刀撑用螺丝拧紧,形成整体。
6、用吊机竖立排架时,应用溜绳控制排架起吊时的摆动。
7、支立排架时,不得与便桥或脚手架相联,防止支架失稳。
8、木竹脚手架的捆扎材料,应使用8~10号镀锌铅丝和直径不小于10mm的三股白麻绳或水葱竹篾。木竹脚手架采用质地新鲜、坚韧带青的新水竹劈制成,厚度为0.6~0.8mm,宽度为5mm左右为宜。断腰、大节疤和受潮霉的竹蔑不得使用。
9、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应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紧固。立杆底端需使用立杆底座。铅丝和白麻绳不得连接钢脚手架。
10、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联。
11、脚手架要设置栏杆。敷设的安全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
12、脚手架上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齐,杂物应及时清除。有坡度的脚手板,要加设防滑木条。
13、悬空脚手架应用栏杆或撑木固定稳妥、牢靠,防止摆动摇晃。
14、搭设在水中的脚手架,应经常检查受水冲刷情况,发现松动、变形或沉陷应及时加固。在脚手架上作业人员应配带救生设备。
15、搭设钢管井架相临的两立杆的接头应错开,横杆和剪刀撑要同时安装。滑轨必须保持垂直,两轨间距误差不得超过10mm。
16、吊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悬挂吊篮的钢丝绳围绕挑梁不得少于3圈,卡子不得少于3个。一个吊篮的保险绳索不得少于2根。钢丝绳不得与构造物或其他物件相磨擦。
17、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4~6根)缆风绳。每增高10m应再加设一组。缆风绳的地锚应设围栏,防止碰撞破坏。
18、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置护栏或警戒标志,并应从上而下地拆除,不得上下双层作业。拆除的脚手杆、板应用人工传递或吊机吊送,严禁随意抛掷。
五、砂浆拌和机和砼搅拌机作业:
1、拌和机应安置稳妥,开机前必须确认传动及各部装置牢固可靠,操作灵活。运转中不得用手或木棒等伸进筒内清理筒口的灰浆。
2、作业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筒内砂浆倒出。
六、模板作业:
(1)模板作业场地:
1、模板作业场地的布置。木料、钢模半成品的堆放,废料堆集和场内道路的修建,应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木模板作业场地应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备必需的防火器具。四周应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
3、钢模、木材应堆放平稳,元木垛高不得超过3m,垛距不得小于1.5m,成材垛高一般不得超过4m,每增加0.5m应加设横木。垛距不得小于1m。作业场地进行妥善处理。
(2)模板制作:
1、制作模板时应细致选料。制作钢模不得使用扭曲严重、螺丝孔过多、开裂等材料。木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和大横节疤等木料。
2、制作钢木结合模板时,其钢木结合部位的强度、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制作中应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应立即修好。
4、用旧木料制作模板时,应将钉子、扒钉拔掉收集好,不得随地乱扔。
(3)模板支立及拆除:
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围堰是否坚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向基坑内吊送材料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得抛掷。机械吊送应有专人指挥。模板要捆绑结实,基坑内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
3、用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倾覆。
4、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平台。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
5、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应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模板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6、高处作业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
7、在用斧锤作业时,应照顾四周和上下的安全,防止误伤他人。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
8、拆除模板时,应制订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拆下带钉木料,应随即将钉子拔掉。
9、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或用起吊设备拉紧,缓慢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