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施工企业,在紧抓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应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认真的学习思考,进一步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清安全生产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做好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负第一位领导责任。因此,无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还是企业领导人对安全管理的责任,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都决定了安全生产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安全生产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首要位置,安全是企业生产的保障,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和谐。
一、安全生产在企业管理中处首要地位
1、安全生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指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向上发展到高级的需求。人类的需求分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定和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可见,安全的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要求,也不仅是企业领导人的职责,而且是一项激励措施,是提高工人积极性、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措施。
2、安全生产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有关文件及电视电话会议,都把安全生产提高到“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高度。 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每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都会在社会上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严重的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2000年12月25 日,圣诞之夜,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共有309人丧生,正值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前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企业发生事故,不仅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严重的还要停产,而且会造成人心不稳定,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效率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生产是社会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3、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安全工作上做过多次重要指示,朱镕基指出:“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各地方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搞好设备维修,消除事故隐患,要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地方和单位,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这些重要指示说明国家把安全生产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安全生产绝非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因而企业管理应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来抓。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中的头等大事,抓好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职工的家庭幸福,关系到企业长远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安全就是效益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应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履行社会责任。没有经济效益,就不能保证企业再生产,最终企业就会倒闭。但是人们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行为价值的排序,保存生命又是第一位的,企业如果不能安全生产,发生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这样既不能保证劳动者安全,又不能保证生产成果——经济效益。安全管理的作用是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管理是综合性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反映,是企业的生产组织、生产秩序、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劳动纪律、设备状况、机能协调及综合管理质量的反映,每一次事故都说明企业的某一个部位或某个程序出现失误,导致生产的不畅,出现事故。因此,要想企业生产畅顺,就必须抓好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所以说安全是生产的保障。
安全就是效益,是指安全管理的间接效益,安全本身并不创造效益,甚至要采取安全措施还需花钱。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就是企业巨大的潜在效益。长期的违章,形成习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伤害事故。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是多个因素的巧合,但不注重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企业效益损失是必然的。
安全是伴随生产而存在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管理是复杂的,但事故又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能够避免的。首先,企业的设备设施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每一个操作过程都考虑到防护设施,消除危险因素,基本上达到设备本质安全。其次,企业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工人的操作行为,从行政上要求工人操作安全。第三是企业加强职工培训,使其达到熟练操作,充分认识正确操作设备是安全的根本保证,第四是人的安全素质提高,注重生命安全,不违章作业,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第五是运用科学的安全预测方法,事先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去预防,使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得到有效地控制,这样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也就避免了损失,把不该损失的效益投入再生产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说加强安全管理就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