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0日,河南大平煤矿特大型瓦斯爆炸事故,148人死亡,32人受伤。
同一天,重庆市綦江松藻三联煤业公司逢春煤矿发生瓦斯与煤层突出事故,6人死亡,7人失踪。
……
一串串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透露,从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8起,平均50天一起。今年头九个月,我国煤矿意外死亡人数高达4153人。煤矿安全形势严峻!
同时,我们从河北省安监局也得到一个数据,今年1至8月,河北省煤矿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3起,下降38.8%;死亡人数减少62人,下降45.3%。
为什么河北省的煤炭安全情况在整体严峻的情况下能够提升?为此,笔者随同全国安全生产采访团,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的煤炭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采访。
超产更要保安全
据了解,2003年以来,在能源紧缺的影响下,我国煤炭价格持续走高。面对巨大的利益以及煤炭需求的压力,各个煤矿都超额生产,预计今年全国煤炭产量将达到19亿吨,超过其设计生产能力。满负荷超额生产虽然缓解了需求紧张,但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也大大增加了事故的发生隐患,给安全检查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沙河市采访时,一位矿主告诉笔者,很多煤矿采用3班倒的工作方式,24小时连续开采,全天往外运煤,这样高强度地开采,让人感觉随时都会有危险出现。河北省各级安监部门针对这种情况,加大监控力度,经常组织力量深入煤矿进行安全检查和工作指导,合格的才能够继续生产,煤矿内部也加强自查自纠。因此,虽然开采强度增大了,但是由于事故隐患得到了及时的排查,相比以前更加安全了。
严格控制小煤矿
在沙河沿途走来,笔者看到不大的地方就有很多小煤矿并存。随行的一位煤炭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随着煤炭利润的日益增加,有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小煤矿,其中一部分没有任何经营牌照,独眼掘进500米以上,不具备任何通风设备和安全设施。很容易造成塌方、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以前安监部门也大力整顿过,经常进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关闭了一些非法经营的煤矿,但收效不大,“以前由于人力不够,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煤矿死灰复燃、在关闭之后重新经营的例子,很难治理。”说到这里他显得颇为无奈。
据了解,河北安监局针对这种情况,加大了对小煤矿的监管力度,组织人力对小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项检查,对无证经营的煤矿给予坚决取缔,同时采用举报等制度防范被取缔的煤矿死灰复燃。对手续齐备的小煤矿,不达到安全生产要求坚决不准开工,存在安全隐患不准开工,有效改善了小煤矿混乱的局面。
“就是证件齐全的小煤矿,由于资金技术等都存在局限,安全设施的安装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员的培训方面也比较落后。而且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对资源环境影响非常大,因此,限制、减少直至取缔小煤矿是势在必行的”这位工作人员继续补充道。
未曾下井先培训
矿工整体水平不高,“昨天是农民,今天是矿工”,大部分是各地的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也存在缺陷,很多矿长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这是我国煤矿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河北省沙河市煤炭工业局编印的《警钟》一书中,列举出的以前发生的事故很多都是由于矿工麻痹大意,管理人员心存侥幸造成的,有矿工在井下吸烟造成瓦斯爆炸、有新工人未经培训上岗误钻入盲巷造成死亡、有违章指挥独眼井生产造成瓦斯爆炸、有麻痹大意购进设备不用致使一氧化碳中毒、有发生透水预兆心存侥幸造成死亡……
为此,河北省在矿工素质和矿井管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如沙河市就规定矿工下井前必须先培训一个月,让工人对井下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对各种紧急情况有一定的认知,事故发生时能够合理保护自身安全。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再如邯郸市复兴区,他们独创了“安全生产模拟事故责任追究制”,在事故发生前对隐患进行模拟,预测隐患的后果,并追究当事者责任,限期整改,变事后追究为事前整改,加强了矿主的安全意识,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