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途径
本质安全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建设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安全理念要创新。安全理念,就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鼓舞和激励职工积极向上。消极陈旧的管理理念,将会误导或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在新形势下,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新的安全理念。首先,要确立抓安全重在落实的理念。安全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客套,必须切实转变作风,由嘴上喊变为实际做,由"老大难"变为"老大抓",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由讲客观变为找主观,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其次,要确立安全工作关键在防范的理念。事后分析则是亡羊补牢,要打破常规,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一套做法,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积极创新,从源头抓起,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探索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工作新路子,特别在资金安排上,要坚持首保安全生产,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该投入的一着不让。
第三,要确立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理念。安全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千家万户,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实行齐抓共管,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安全问题谁管都不越权,安全管理怎么严都不过分。
安全技术要创新。上装备、上技术是防止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装备手段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状况,这是我们在长期安全生产中得出的共识。要适时调整生产布局,加快老区收缩,合理集中生产,推行先进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对生产系统和生产区域实施"减肥消肿",生产系统越少,安全系数越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巩固高档,发展综采,减少或消灭炮采,走减人减面、高产高效的路子,井下生产少投放一人,就会多一份安全。以实时安全综合信息为内容的矿井安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生产系统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把各种保护设施和瓦斯、煤尘、水、通防设施、冲击地压的状态形成可视可控的无缝网,把其使用或变化情况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置于掌握之中,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要创新。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是防止发生各类事故,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矗目前的安全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多变性、间断性向集约型、系统性、规范性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矿井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告诉我们,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就是要保一方"平安",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必须时时处处坚持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职工群众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最根本利益是生命健康安全。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视安全工作。抓好安全是天职,发生事故就是失职。要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时时、事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否则,出了事故,对上对下都无法交待,对自己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狠抓安全,把煤矿建成本质安全型企业应当成为煤矿管理者的共识。
在经济上,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煤矿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好坏,都经不起事故的折磨,尤其是重大事故的打击,只有杜绝重大事故,减少零打碎敲事故,才能创造宽松的安全环境,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实现本质安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