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扼制“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要对策
3.1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安全基础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特别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的重点是管物和管人,其中管人为核心,只有管住人、管好人,做到人人遵章守纪、按章作业,才能穷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针对员工素质较低特别是操作技能较低的实际,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改进员工培训方法,提高员工培训质量,使员工达到“知、会、懂、能”,真正明白“应该怎么干”;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违章作业对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性,把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把从被动地要员工安全变为员工主动地“我要安全,我必须安全”,使员工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永远第一”的观念;此外,还要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和研究。目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乏,中国文化有时遵循的是某种关系而不是法律法规,安全文化缺乏造成遵守安全法律法规的随意性,对安全生产产生制约;三是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精神严肃查处各种违章现象;四是善于用人,对具体作业人员要心中有数,特别是要对什么人能从事什么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五是科学合理安排工作量,做到生产时间服从生产质量、生产安全,增强工作实效。在生产工作中,严禁做“不可为,而为之”。
3.2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安全职责
进一步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明确各级的安全职责范围,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四个”关系。始终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3.3推行安全生产科学化、程序化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四个主要环节,第一是源头管理(把风险化解在事故发生之前)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前安排、超前治理、超前预防,未雨绸缪;第二是过程控制(抓好安全规章制度,技术措施在现场具体工作中的落实),这通常指的是抓好安全生产方位,全过程管理,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第一的工作观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作业环节;第三是应急救援(发生事故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处理,把事故损失降至最低限度);第四是调查处理,找出症结,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下一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把最主要的精力和大量的工作放在源头管理方面,其次更多地抓好过程控制,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程序化、精细化。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有“运动化管理”的倾向,今天一个安全活动;明天一个安全整治;后天开展安全会战。从面上看是轰轰烈烈,结果是潮起潮落搞形式,收效甚微。抓安全管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以贯之、长抓不懈,打造本质型安全矿井。
3.4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坚持对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从严、从重、从快严肃处理的做法进行商讨,坚持以法治矿,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变“从严、从重、从快”严肃处理为按规章制度,依法进行责任追究。使全体干部员工真正认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个人、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全体干部员工抓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要重点落实好“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的观念,“为政之道,贵在得人”要把想安全,善于管理,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的人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提拔任用干部,特别是生产单位部门干部要实行“安全一票否决”,把安全绩效作为衡量其称职与升职、任职的主要因素,切实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3.5提高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员工幸福、企业发展、社会稳定,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对员工对企业和对国家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抓好安全生产,走科技兴安、管理保安之路,打造本职型安全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