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2.1员工素质方面
(1)员工队伍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无论是文化素质、理论素质、还是操作技能较低,有章不循,违章蛮干,这是导致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代职工,从职业道德、技术素质、爱岗敬业方面与上一代职工比都有差距,要坚决抛弃危重行业是低素质人员集合的认识上的误区。相反,危重行业生产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危重行业人员应该是高素质人员的组成群体。
(2)煤矿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志愿到煤矿一线工作的逐年减少。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表现“青黄不接”现象。
2.2员工行为方面
(1)安全业务技术素质低,不知道怎么干,分不清遵章与违章的界限。
(2)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违章作业的危害性,图省事怕麻烦,碰侥幸,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不牢固,安全法制观念淡薄。
(3)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安全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演变为生产第一。把超产超掘和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提高,视为主要的工作成绩。
2.3环境及设施方面的原因
(1)自然环境方面。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作环境恶劣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不可预知的环境突变因素仍随着采矿业长期存在,这是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客观因素。
(2)装备设施方面。我国大部分煤矿安全生产中无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在装备设施,或是自动化、现代化方面与世界上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装备水平上不去,有的长期带病运转或存在不健全不完善,这一现象在国有重点煤矿存在较少,突出集中在地方或民营煤矿。
2.4管理方面的原因
(1)规程、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目前各单位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作业规程、施工措施、操作规程等等应该说是比较齐全完善的,但贯彻落实不到位。
(2)落实规程、规章制度“重形式,走过场”。各种技术规程、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严肃性、实效性不足,缺乏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我们通常所指的“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在查处“三违”方面,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执行较严,而对于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特别是没造成重大事故或伤亡事故的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则失之于宽,这是在安全管理上的偏差,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处分析,违章指挥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因为有违章指挥资格的都是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对于违章指挥,明目张胆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没有,但“隐性”违章指挥的居多,隐性违章指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职工违章作业持默许和回避态度;二是没有给单位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工作行业环境;三是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只对工作的最后结果关心,而对完成工作的措施,流程漠然置之。隐性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在于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全在于具体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只负责相应管理责任,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无其直接或硬性违章指挥的有力证明,这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3)“四个关系”处理不好。在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上,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造成抓生产增效益,忽视安全抓产量,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