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关于市政工程安全教育培训的探讨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09日

   三、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和不足 

  市政工程施工,具有点线长、场地分散、工期紧、露天作业多,受环境、气候、机械设备、地上地下障碍及人员素质影响大;平面立体交叉作业多,受多工种操作、工期影响大;工程布点多,工人流动性、施工场地面积大;手工操作、地下作业和交叉作业多,劳动条件、安全卫生状况、施工环境差别大等特点,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一)市政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对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不够。没有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不设立专职安全员。存在着重质量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重发生事故后的应付处理,轻安全生产扎实的基础工作等现象。

  (二)市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流于形式,满足于张贴标语口号,满足于制度成册悬挂。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可操作性,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层层分解落实。

  (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专职安全员不懂施工工艺。不制定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没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存在着凭经验施工,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对工人的违章操作视而不见的现象。

  (四)作业工人的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没有经过规范的岗前培训。对本工种的操作规程、机械性能、安全用电常识、防护用品的使用不熟悉,思想上“传统”做法,“习惯”做法观念浓厚,对一些新工艺、新的施工方法接收能力较低,不懂或者不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这也是当前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五)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人员教育培训机制不重视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没有安全培训制度。对于市政施工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临时工、文化层次较低的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制度,不能很好地坚持岗前培训,班前、班后教育,定期教育培训等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安全生产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四、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落实和对策

  安全教育培训,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必须运用多种手段,保证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

  (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和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安全生产,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作为高于一切的头等大事。

  (二)各级政府要充分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要把安全教育培训列入政府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要从政策上引导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要建立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经费落实上,有长期的政策、任务和工作目标。

  (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要强化安全执法意识。要把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同日常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动态管理。

  1.实行劳动力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准入制度。要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和安全操作水平。

  2.建立安全生产违章档案登记制度。要把安全教育培训和日常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建立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登记、处罚档案,对违章的人和企业,分层次、按违章的程度进行教育培训,使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真正吸取教训。

  3.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与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结合起来,与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结合起来,与文明工地评比和执法检查结合起来,作为对施工企业管理的一项必备条件。

  (四)抓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将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通过岗前教育培训,班前、班后教育,以及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做法。

  (五)要把安全教育培训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落实到每一个从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1.在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警示标牌,张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规范和制度化的施工现场管理程序。

  2.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检查。健全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设施,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整体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问题的发生。

  3.分情况、区别不同作业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形成规范、制度化的做法。在工程突击进度、接近尾声、工期紧张的时候;在季节、气候和作业环境变化,夜间施工的时候;在人员分散、单独作业,长时间、连续作业的时候;在节假日前后,作业人员探亲,务农归来的时候;在停工、复工前后,临时变换工种、岗位和机械调整作业的时候;在工程不大,使用机械操作少,主要靠人工作业,对施工安全易忽视的时候,是施工安全的薄弱时期,必须予以特别的重视。重要预见性、有针对性地抓紧抓好安全教育,做到警钟常呜。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教育培训是这项工程的一个子项,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基础工作,需要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需要一定的投入。只要每个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勘查、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全体从业人员都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珍惜生命,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控制市政工程伤亡事故的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