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和整治情况的通报
发 文 号:安委〔2014〕3号
发布单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05-15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
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和整治情况的通报
安委〔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国务院安委会去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和油气输送管线及城市燃气、隧道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专项整治。报经国务院领导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专项督查总体情况
2014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国务院安委会组织16个督查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马凯副总理和郭声琨、王勇国务委员审定督查方案、亲自动员部署。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通力协作,16名部级领导同志带队,采取抽查暗访等多种方式,重点抽查检查了116个市(地)、600余家企业(单位),涵盖各重点行业领域,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和隐患1300余项,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地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甘肃、广东等22个省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机制的文件。二是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改。重点行业领域排查出一般隐患474.7万项,重大隐患4093项,打击典型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31.9万起,治理和纠正违规违章行为66万起。三是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基本摸清了油气输送管线、城市燃气管网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与隧道交通安全情况,整改了一批隐患。四是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狠抓50个煤矿、50个金属非金属矿山、60个危险化学品、22个烟花爆竹安全重点县治本攻坚,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五是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如吉林、四川等省把省委组织部增列为安委会成员单位,山东、甘肃等省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陕西省推行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甘肃兰州客运中心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安全保障措施等。
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据调度快报统计,1~4月份全国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9%和9.5%;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8.1%和40.4%。煤矿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7.1%和57.8%,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矿、烟花爆竹、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都实现了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民航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二、专项整治基本情况
(一)油气输送管线及城市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情况。据排查统计,我国陆上油气输送管线总长度约12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2.34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1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7.54万公里;9家中央企业所属管道10.36万公里(主要权属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地方企业所属管道1.64万公里。运行10年以内、10~20年、20~30年和30年以上的长输管道分别占总里程的69.8%、16.9%、6.45%和6.85%。从管道长度和管道数量两方面看,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陕西、浙江、河南、湖南、四川、山西、湖北、广东、江苏等11个地区。截至3月底,全国共排查油气输送管线隐患2.9万余处,已整改2467处。其中:存在管道占压1.19万处,已整改1612处;存在安全距离不足9171处,已整改720处;不满足安全要求交叉穿越8293处,已整改135处。需要政府协调整改的隐患1万余处,其中重大隐患5072处,整改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全国年供应天然气865亿m3,人工煤气86亿m3,液化石油气1372万吨;城市燃气普及率为93.2%,县城及小城镇的燃气普及率为68.5%;用气人口4.96亿人,用气户1.51亿户。全国城市管道燃气经营企业约1400家,其中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年供气约占全国总量的13.9%,用户约占13.3%。专项整治期间,全国共排查城市燃气安全隐患约3.6万处,已整改消除约1.3万处,责令整改约2.3万处,整改任务也相当艰巨。
(二)隧道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情况。据统计,全国共有运行隧道1.98万处、总长度1.55万公里,其中公路隧道1万余处、8053公里。在公路隧道中:长度1公里以下的隧道占34.4%;1公里至3公里的隧道占41%;3公里以上特长隧道占24.6%。最长的为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单洞长18.02公里。公路隧道总里程超过100公里的省份有18个,超过500公里的省份有6个,其中排名前4位的福建、浙江、山西和陕西省隧道里程占全国总里程数的43.3%。铁路隧道共有9800处、7400公里,最长的为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长28公里。
另外,全国在建隧道6600处、总长度1.99万公里。其中:公路隧道约2300处、1.14万公里;铁路隧道约4300处、8500公里。无论建成和在建隧道,均存在大量隐患,目前正在排查整改。
(三)煤矿安全专项治理情况。截至4月底,已有18个产煤省份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的实施办法,其他产煤省份也即将出台;落实了小煤矿关闭计划,确保今年再关闭800处以上,力争“十二五”后3年关闭小煤矿2000处以上。“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全面展开,已与6664名矿长进行了谈心对话,约占矿长总数(12125名)的55%。其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机关干部谈心对话了1713名矿长;地方各级干部谈心对话了4951名矿长。制作发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25起百人事故和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矿“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警示教育片,14次向全国煤矿发送典型事故警示通报信息,做到了“一矿出事故,万矿受教育”。全面开展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战,各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或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12个省(区、市)均成立了包片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真查、真停、真盯、真改、真验”的要求,严把复产验收关。1~4月份,50个县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4%,有36个县煤矿事故为零。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情况。截至3月底,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已累计搬迁517家、转产81家、关闭363家;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生产、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的企业6726家,已完成改造的5699家,占84.7%。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8180家、共有重大危险源10144个,已完善监控措施的8373个,占82.5%。一季度,各地区查处作业规程不完善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5.3万余起。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涉及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完成穿越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