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九五”期间安全生产规划的建议》的通知
发 文 号:劳部发[1996]144号
发布单位:劳部发[1996]144号
行为。
(66)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其它场所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企业或有关部门报告;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67)逐步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学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的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
(68)巩固和发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机构,并进行资格认可,逐步实现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法制化、制度化。
(69)把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重点放在企业。在抓好企业职工一般安全生产教育的同时,突出抓好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认证。
(70)把安全生产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小学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大、中专学校和各类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课中加入安全生产内容;有计划地根据需要进行安全工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教育,培养安全科技人才。
(71)广泛深入地进行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72)各新闻机构广泛深入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对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产生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的单位和责任人员予以曝光,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树立法制观念。要发挥各级劳动学会、劳动保护协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
(73)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
十一、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
(74)安全生产的科研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安全生产科研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课题的立项要广泛征求科学家、专家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在科研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与指导协调相结合,实行科学分工,优势互补。
(75)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科技活动、科技成果利用和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重点扶持。对安全生产重大攻关项目和关键性技术研究成果建立示范工程,积累经验,推广使用。
(76)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的研究。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把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用于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77)开展安全经济学的研究。研究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和发展生产的关系,通过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测算,研究分析投入与产出中的安全价值,评价安全技术措施经济效果。
(78)开展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有效地提高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79)开展事故隐患辨识、评价与监测技术研究,研究制定事故隐患辨识标准和评估方法,研究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及整改对策。
(80)开展作业环境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建立事故模拟仿真及信息处理系统;开展重大事故应急计划、救援系统、专家决策系统及安全生产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81)开展各类易燃、易爆、毒物泄漏等重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展粉尘、毒物及其他危害预防控制技术、检测仪器(或设备)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开发研究;开展对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及其它特种设备检测仪器(或设备)的开发研究;开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监控和安全评估及延寿技术的研究,为安全生产科技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82)开展矿山重大事故特别是煤矿瓦斯事故的控制和预警技术的研究。开展对矿山瓦斯、煤尘、地压、火灾、水灾等重大事故监测系统的研究开发;开展尾矿设施、边坡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83)开展矿山职业危害监测和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开展对矿山呼吸性粉尘、噪声等监测体系的研究,开展矿山呼吸性粉尘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矿山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的进步。
(84)组织劳动安全技术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着重研究重大工业危险源评价与控制技术,重大工业事故和频发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
(85)组织劳动卫生技术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着重研究职业病预防技术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与治理技术。
(86)组织新型劳动防护用品的开发和应用。着重进行新型、多功能防护用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87)组织安全生产宏观决策与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的基础性研究。着重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形成安全生产宏观决策与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
十二、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88)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科技发展需要,开展以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与科技成果,增加人员往来和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