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杜绝“病从口入”,防范食物中毒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9月18日

        (一)四季豆中毒
       
        
        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案例:
        1、2010年1月4日下午3点半左右,重庆潼南县塘坝镇中学先后有21名学生发生恶心、呕吐、肚子痛、腹泻等症状。经潼南县疾控中心及卫生监督所调查及医院临床初步判断,未完全煮熟的四季豆炒肉,引发了此次食物中毒事件。
        2、2010年5月23日,安徽阜阳市颍东区一所小学的100余名学生在午饭后出现中毒反应,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据当地卫生部门初步调查,出现中毒反应的学生食用了学校食堂未煮熟的四季豆。
        预防措施: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二)生豆浆中毒
       
        
        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进食后0.5-1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案例:
        2002 年11 月27日,肇庆市两所小学发生了因饮用未煮熟豆浆引起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当天上午9 时30 分左右,两校学生食用了肇庆市某配餐中心提供的课间餐后30分钟后,有63名学生陆续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送院对症治疗后,除个别因腹痛不适需继续留院观察外,其余学生均康复出院。中毒患者当日均饮用过豆浆。卫生监督人员对该配餐中心进行调查发现:该中心配备专用豆浆制作间及专用蒸汽锅,豆浆锅配有温度计,生产规程要求豆浆应在100 ℃煮15分钟。但该日豆浆蒸汽锅发生故障,当班员工改用煲粥的蒸汽锅进行蒸煮,由于没有配备温度计,只能用肉眼观察豆浆中有泡沫浮起,维持15分钟,就配送到两校。因此,造成本次事件的原因是因豆浆在制作过程产生较多泡沫,引起假沸现象,制作者不能清楚辨别豆浆有无沸腾,造成煮沸温度不够和时间不足,引起中毒。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
        (三)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食后发生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
        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此外,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案例:
        1、2004年5月9日,广东省博罗县某公司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者均出现头晕、恶心、水样便等症状,至5月12日,前后到医院观察治疗的中毒者28名,另有104名员工因怀疑自己中毒而前往检查,医院均给予他们预防性服药。经查明中毒原因系误食发了芽的马铃薯所致。
        2、2009年6月11日中午,九台市庆阳中心学校580名师生在食堂就餐后,于当日21时30分左右,有18名学生出现呕吐、发烧等中毒症状,随后共有119名学生到医院咨询或接受治疗。截至12日14时,有77名中小学生因食用发芽马铃薯中毒在医院接受治疗和观察。
        预防措施: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这种马铃薯不易炒吃,应煮、炖、红烧吃。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龙葵碱。
        (四)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
        误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
        案例:
        2005年8月29日汕头市濠江区发生一起10人食用河豚鱼,1人中毒死亡事件。当日下午18时,汕头市潮南区某工厂职工进食私自从濠江区沿江路边流动摊挡购买的河豚鱼,当晚19:50时,其中一人出现呕吐、抽搐、四肢脚麻木等中毒症状,被送往抢救,经求治无效于29日晚23时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认定这是一起进食河豚引起的中毒事件。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五)毒蕈(有毒蘑菇)中毒
       
        
        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夏秋阴雨季节多发。
       
        
       
       
       
       
       
        古巴光盖伞             致命白毒伞
        一般在误食后0.5-6小时出现症状。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中毒发病3-4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六)蓖麻籽中毒
        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蓖麻毒素或160mg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
       
        
        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
        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孩子误食。
        案例:2009年10月15日晚,宜良县耿家营乡藏方小学老师安排三年级某班同学们打扫学校外边的环境卫生。校外的路边上有好多野生蓖麻,40个学生由于好奇吃了蓖麻籽,过了几个小时后,部分同学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医院采取了对症治疗措施,为孩子洗胃、灌肠、打针、补液、服药,排除体内残留的毒素。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七)马桑果中毒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马桑果有毒,其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
       
        
        误食后0.5-3小时出现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等,常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瞳孔缩小、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接着出现阵发性抽搐。严重者可于多次反复发作性惊厥后终于呼吸停止。一次服大量者可由于迷走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致心搏骤停。因外形似桑椹,所以常被当作桑椹而误食,许多小孩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在外玩耍时因采食而引起中毒。
        案例:2006年4月19日下午,宁南县白鹤滩镇解放村小学有4名学生17:00放学后结伴回家,于17:30左右途经小田(地名)一起采摘路边马桑果食用后,约数分钟至半小时出现不同程度头昏、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腹泻。其中1名学生因食用量较多,数分钟后倒地呼之不应,最终死亡。
        预防措施: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到郊外游玩,不要采食外形似桑葚的野果和不认识的野果、野菜,避免误食有毒食物引起中毒。
        五、饮食安全歌谣
        饥饿时,莫嘴馋,洗净手脸再用餐。
        重三餐,有偏食,少糖少盐少鱼肉。
        细咀嚼,慢下咽,这样身体才康健。
        吃零食,在家里,不要带到学校去。
        吃瓜果,先洗净,预防农药传染病。
        小摊床,要远离,"三无"食品不干净。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
        有异物,进气管,弯腰拍背头下转。
        中毒时,先催吐,然后赶紧去医院。
        讲卫生,好习惯,健健康康保平安!
        【思考·讨论】
        我们的周围发生过食物中毒的事件吗?我们可以从这些事件里汲取哪些教训?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