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的理念和“无人则安、少人增安”的新安全观,扎实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计划2014年上马综采工艺,采掘工作面推广无极绳绞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目前1204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阶段。
(七)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提升作业环境安全度。
1、牢固树立“隐患可除、风险可控、事故可防”工作信念,按照“科室重系统、区队重现场、职工重岗位”隐患排查职责,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制度,构建职工、班组、区队、业务科室及公司五级隐患排查体系,2014年以来矿井已排查出各类隐患46条,且都按照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五落实”的要求进行了整改。
2、坚持每旬安全检查、安全办公会相集合,进行隐患梳理分析、各专业对标排序,充分发挥各专业科室的作用,形成专业科室对区队齐抓共管、积极服务的管理模式。通过安全检查、隐患分析、对标排序将月度安全工作分解为每班进行管理,激发广大职工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全面开展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6月份公司组织开展矿井隐蔽致灾因素专项检查活动,针对井下采空区采用调查访问、物探、钻探等方法查明了采空区的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等,并按照要求将采空积水区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了煤矿和周边采空区相关台帐,收集了矿井周边1座废弃老窑相关资料,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
4、隐患信息共享,扩大举一反三范围。
为真正解决“台账走形式,管理不深入”的问题,本着“透明公开、互相监督”的原则,每天由安检科对前一天的安全隐患检查情况形成网上台帐在内部办公系统上进行公示。各专业系统和区队通过每天在办公系统上发布地安全隐患网上台帐“举一反三”,从中获得借鉴和参考。通过“隐患共享、举一反三”,避免了反弹隐患、重复隐患,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秩序的持续平稳运行。建立了安全隐患的滚动复查“环式闭合”制度,严格按照排查、记录、汇报、整改、复查、考核“六大步骤”抓好“环式闭合”,督促区队落实整改。凡是出现隐患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的,一律按照规定对责任人、跟班副队长 (班组长)、区队、科室和专业分管负责人实行“五级追溯”,形成了完善的“六五联动追溯闭合”机制,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秩序的持续平稳运行。
(八)以矿井自主为目标,强力夯实安全基础。
1、推行安全“站位管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促进职工岗位安全。
为进一步指导、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因人员站位不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效预防零打碎敲事故,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秩序,公司结合矿井实际制定了涵盖了共七大项64条的《作业人员安全站位管理办法》,以“人员定位、设备定位、位置定位”为原则,规范人员站位,保障安全生产。
2、三违积分动态跟踪管理,预警亮牌牢固安全根基。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管控,提升超前防范、过程控制能力,突出“三违”管理,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对区队、班组、个人实行“三违”积分和比率红黄牌动态预警机制。在强化“三违”的治理上,实行了“三违”个人、班组、区队积分再处理制度,合理设定了三级考评积分、比率底线,完善了“三违”人员管理台账,按职工的违章轻重程度不同对“三违”职工进行累计积分,达到积分底线的人员及时亮起红黄牌,要求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安全约谈教育,三违人员还要结合自身工作写出安全承诺书。班组、区队达到积分底线的分管领导约谈班组长、区队班子成员,切实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使“反三违”活动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事后检查为事先控制,使公司的三违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持续安全工作计划落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我们在建立完善安全工作计划管理的同时,把安全工作计划的落实考核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项。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要求,重点强化灾害治理、专业系统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安全责任落实为重要抓手,以加快装备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安全自主化为推进手段,丰富了安全工作计划内容,次月按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总结,安全工作推进效果明显。
4、实行安检员评比淘汰制度。
持续执行安检员末位淘汰机制,对2名违纪或能力较差的安检人员调出了安检队伍,激发了安检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加强了现场检查监督力度。
(九)加强安全培训,牢固安全根基。
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点,更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我们将始终坚持“培训主体责任不变、培训总体规划目标不变、培训考核奖惩机制不变”的“三不变”的原则,坚持对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工资待遇和培训费用等,优先考虑,保障供给。坚持将安全培训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着力做好调度、总结、检查、考核评比工作。持续“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活动” 和带兵制度,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将领导干部的经验快速传递到基层,深入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努力营造“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教官”的学习氛围,不断深化素质工程建设,使职工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技能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作风进一步改变,规程措施进一步落实。并坚持把全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活动作为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把安全培训作为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途径,推动安全教育向更高层次深化。
(十)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建设。
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3)99号文,积极践行“事故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丰富完善“012345”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公司结合现有的“双基”考核标准和“五自”管理模式,建立了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阶段,初步确定了危险源辨识采用的专业任务工序法,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单元所有工作任务并从中识别涵盖的危害因素,分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努力实现“人、机、环、管”协调统一的目标。
2、加强兼职矿山救护队建设,提高矿井应急处置能力。
为全面促进公司兼职救护队专业化、正规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矿井应急救援综合能力,2月份公司组织了兼职矿山救护队举行模拟应急教授演练,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能力。熟练了战前检查、灾区侦察、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抢救伤员等步骤。4月份公司兼职救护队顺利通过了河南煤监局验收(豫煤安监一〔2014〕65号)。
(十一)加强职业卫生建设,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1、加强职业卫生防治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我公司制定了2014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下发了17项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按要求完成了年度职业危害申报工作,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标准要求。加强了噪声的日常监测工作。对有噪声的大型固定设备除采购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外,我们针对日常噪声监测超标的设备采取了消声、吸声、隔声、减振等常规治理措施,要求巡检人员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
2、加强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健康。
我公司成产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编制下发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为职工生命安全健康提供了保障。
3、强化工会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按规定建立了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组织定期上岗,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十二)不断探索“三软”煤层支护工艺,初步取得成效。
在1109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经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论证,采用锚网+钢带+钢筋梯的新支护工艺。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掘进工效。 并针对“三软”煤层的特点,帮部施工锚杆时,采用右旋树脂锚杆,有效解决了巷道掘进过程中帮部极易片帮难以控制及锚杆施工不合格等问题。
二、上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预控管理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快步伐,尽快建立危险源辨识系统。
2、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达到动态达标。
三、下半年安全工作打算。
1、科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激活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是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把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作为本单位的一把手工程,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增加人不如培训人”、“多上设备少上人”、“小机关大服务”等先进理念,强力推进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
2、抓队伍建设,提高安全执行力。主要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制度修改办法及流程,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选人用人机制,保证选用优秀合格的干部。
3、丰富培训内容。按照“立足实际、注重实用、力求实效”的原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危险预防预知、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案例教育等内容,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逐步完善风险预控管理建设,以“人、机、环、管”协调统一为目标,达到在生产过程中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煤矿生产责任事故。
5、紧跟煤矿装备机械化、智能化的潮流,努力打造办公智能化、生产调度、监控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模式。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
三门峡龙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