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把专项整治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相结合。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是消除企业先天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由于此项工作我们起步较晚,因此,我市对此非常重视,今年以来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深入重点县、重点企业,宣传企业开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有关政策要求,耐心细致地给企业负责人做工作。我们要求,03年以前已竣工但没有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备案的冶金、机械等行业建设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全部补作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报安监部门备案;03年以后到09年底已竣工但没有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备案的建设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全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并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报安监部门备案;从2010年开始的在建项目,补作全部手续。由于这类企业原来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安全监管缺位,安全设施、设备投入严重不足,安全隐患整改的时间较长,所以“补课”工作量较大,但是通过我们做工作,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已有家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在安监部门备案,有家企业与评价机构签订了协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中。
(三)“实现三点突破”,提升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安全监管基础
1、加强教育,强化监管,扎实开展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去年一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安全专项整治检查,发现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今年,市安监局下大力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先后成功组织了冶金、机械等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培训人数达700余人。事故发生后,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为了对企业负责人加强警示教育,我们从12月10日-13日对所有治金、有色、建材企业负责人和部分机械、轻工、纺织和烟草企业负责人共计300余人进行了安全培训。全年共计培训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各类人员1000余人,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
2、以法人代表承诺制和“5人小组”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省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及时下发文件,在治金、机械等八大行业全面推行企业法人代表承诺制,规范了承诺的方式和承诺的内容,并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在企业门口醒目的位置悬挂承诺牌进行公示。为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率先组织市局直接监管的冶金、机械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对各企业开展法人代表承诺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会后在报纸上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还要求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由企业法人代表向职工、向政府、向社会承诺,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法人代表承诺制工作在全市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全部推开。同时,根据省局执法计划要求,制定下发了我市对相关行业的执法计划,推行安全监管五人小组制度,全市共建立冶金、机械等行业 “5人小组” 13个,全面落实了对企业的安全包片监管责任,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安全检查任务。
3、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冶金有色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若干规定》。省政府《若干规定》出台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批示要求将《若干规定》等同于省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规定学习贯彻。8月4日,市安监局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市安监系统贯彻落实若干规定会议,组织各县(区、市)安监局分管局长、股长逐条解读学习了《若干规定》,并要求各县(区、市)将《规定》发至所有监管企业,认真组织企业集中学习,在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认真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发现企业存在违反《若干规定》未进行认真整改的,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产整改。
二、几点体会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对安监部门的监管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同,回顾今年的工作,我们感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推进工作的坚强动力。我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与市政府市长等市领导的亲自动员安排部署密不可分。没有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工作的推进和效果就会打折扣。
二是部门之间联合执法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不属于传统的高危行业。由于安监部门组建时间短、监管力量不足,长期以来,这些行业企业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外,对安监部门的监管不认可,因此,只有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企业现场执法力度,才能促使企业认可并守法生产经营。
三是强化政策技术服务是推进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企业加强现场执法的同时,必须在政策、技术、业务等方面强化指导服务,实行人性化监管,让企业认识到安监部门是在为企业着想,从而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使企业由抵触到认同再到欢迎监管。
四是提高监管人员自身素质是推进工作的关键。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专业性强、技术面广,监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行业基本知识,并广泛聘请专家支持,才能在监管检查中对症下药,使企业心服口服。同时,监管人员必须廉洁执法,依法行政,树立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不足及明年打算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在冶金、机械等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省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其它兄弟市相比也有很多不足。
一是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由于我市部分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负责人对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加之,安监部门对这类企业不许可,无抓手,导致一些企业对安监部门的工作不太配合,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部分县安监人员的数量和安全素质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工艺复杂,专业性较强,而基层安监局安监人员不足,除要负责非煤、危化、安委办等工作外,安排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安全监管人员很少,而且专业知识很有限,不能满足监管需要。建议省局2011年尽可能组织1、2次市县安监人员进行系统安全培训或外出参观学习,切实提高安监人员素质。三是安全监管体制不统一,使安全专项整治和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脱节。由于部分县将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安全监管职责放在经济开发局、经委、中小企业局等,市、县在监管体制上不统一,使有的县在安全专项整治和日常安全监管上不顺畅。四是现有法律、法规对高危行业要求挺严,但对这类行业制约的条文较少,导致安全监管难度较大。安监部门在对这类企业的安全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工作往往是事倍功半。
在新的一年,我市将以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以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有效的措施,继续引深冶金、机械等行业的各项安全监管工作。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