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其他危险源
风电场的建设通常在风能较为丰富的地区,这种地区通常是极端天气易发地区,所以在风电场建设中针对不同的季节特点所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也要做好积极地应对。做好防风、防沙、防暴雨、防雷、防冻及野外的防火工作都至关重要。
3风电场建设中的安全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指社会、自然、工程技术等方面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保证人、机、物安全的活动。在风电场的建设中,由于风电场通常地理位置偏僻,人口密度小,发生极端恶劣天气的几率高,大型工程设备多等特点,主要针对极端天气和工程方面的突发事件进行管理,保证人、机、物的安全状态。在我们对风电场特点和不同阶段危险源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的工作阶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管理中突出风电建设特点,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3.1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主要指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或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对各单元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将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电厂的建设周期上来,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的施工队伍,结合各阶段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季节特点,采用宣传资料,宣传片,安全问答,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对电厂建设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施工中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完善安全工器具的配备,对安全工器具配备不到位的单位进行处罚,对于配备安全工器具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的人员进行教育、警告及处罚。由于风电场作业面大,作业点多的特点,在所有作业点均须设置遮拦、警示牌和明显标志。加强野外施工点的安全巡视,在野外施工面上尽可能减少夜间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的作业面必需进行备案,要保证充足照明并由安全员进行全程监控。
3.2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过程,他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的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在安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事故应急指挥体制,针对不同工作阶段的危险源特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在风电场的建设工地,由于工地地广人稀,作业战线长的特点,应急准备中的通信和交通保障成为能否真正实现事故应急预案的关键点。在现场,应建立多套通信系统同时运行的模式,通常采用GSM、CDMA、固话、专用无线电台四套通信系统同时使用,互为备用的模式,设立专用的应急响应固定电话,公布电话号码;安全员配备GSM/CDMA双模手机与对讲机,各工队负责人采用手机,对讲机互为备用模式,建立较为可靠的通信保障。在交通保障方面,采用专用保障车辆和工地所有施工统一指挥的互备模式。专用保障车辆配备专用司机,不得因其他原因擅自调动;将所有工程车辆首先覆盖在上述的通信系统之下,以便于在应急情况下的调度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交通接力。有了通信和交通的保证,并对预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在演习基础上完善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的各项工作。
3.3响应和恢复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与救援行动,实施已经过演练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的马上将事故的影响区域恢复到安全的状态,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风电场的建设中,由于工作面点多线长,通常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对现场进行封闭,充分研究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后再开封现场,充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恢复施工。
4结语
在我国大步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各条战线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工程安全问题也被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确定2009年为“安全生产年”,并将安全生产月的主题定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本文叙述结合了作者本人在风电场建设中安全管理中的一点积累,希望能为千万同行提供点滴参考,共同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大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科技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大百科全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赖庆隆.浅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治[DB/OL].中国电力安全管理网,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