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高含硫气井安全隐患治理技术思路与实践

作者:李长忠 李川东 雷英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3月09日
4.4 治理结果及评价
    1)治理前后井身结构如图3、4所示。
    2)治理后综合评价。通过对该井隐患的综合治理作业,套管内第1个水泥塞井段2961.88~2338.27m,套管内第2个水泥塞井段为2338.27~1773.93m,在井深1773.62~1773.12m坐Φ145mm电缆桥塞,套管内第3个水泥塞井段为1773.12~1255.27m,套管内第4个水泥塞井段为1255~960.25m,共计塞长2001.13m,每个水泥塞探塞后都试压合格。通过电测解释Φ177.8mm和Φ244.5mm套管固井质量较好,Φ177.8mm在产层以上有连续厚度达200m优质水泥环堵隔,能有效封隔高含硫天然气沿套管外上窜。上部井段960m以上Φ177.8mm和Φ244.5mm套管固井质量较好,能有效封隔上部浅层气上窜地表。因此,本井治理工作达到了永久根治、彻底消除隐患的目的。
5 高含硫气井安全隐患治理及认识
    通过川东地区高含硫安全隐患气井封堵配套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为高含硫气井安全治理积累了经验,并形成了高含硫气井安全隐患评估、封堵工艺设计和施工较为系统的配套技术。通过对安全隐患井技术分析,进一步认识到在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要实现高含硫气井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天然气开发纲要、天然气安全开发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各环节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高含硫气井的完整性,确保高含硫气井长期处于安全工作状态,最终实现高含硫气田安全、效益开发。
参考文献
[1] 杜志敏.国外高含硫气藏开发经验与启示[J].天然气工业,2006,26(8):35-37.
[2] 孙书贞.普光气田开发井井身结构建议和生产套管材质优选[J].钻采工艺,2007,30(2):15-17.
[3] 丁士东,周仕明,陈雷.川东北地区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配套固井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9,29(2):58-60.
[4] 付德奎,郭肖,杜志敏,等.高含硫气藏硫沉积机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109-111.
[5] 牛新明,张克坚,丁士东,等.川东北地区高压防气窜固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8,36(3):10-15.
[6] 杨香艳,郭小阳,杨远光,等.固井前置冲洗液的研究发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1):70-74.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