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我县农村沼气问题的基本思路
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资金难题,促进沼气池建设顺利实施。目前农村沼气建设正从交通方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向边远山区、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发展,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建池工作经费亦需相应增加。政府应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改善工作条件,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沼气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沼气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多项农业技术和工程措施的优化组合、集成配套,应包括技术和政策两方面的内容。政府要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以政策保障技术的推广。
以沼气国债项目村为依托建立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具有相应的服务能力,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服务员,具有相应的设备。技术人员定期回访,深入用户了解使用情况,倾听用户的意见要求,帮助用户解决疑难问题。另外,在沼气用户较多的中心乡镇建立信息咨询、技术维修服务部,向农户提供信息,维修并出售零配件,满足农户需求。将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与沼气发展同步推进。
培训一批农民技术员,及时解决沼气用户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加强对沼气用户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尽快培养一批业余的农民沼气技术员;利用农村集会和喇叭、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方法,对沼气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沼气池的修建过程和补助政策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沼气建设工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将沼气建设项目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激励机制,确保任务完成。踟#?
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沼气建设实现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从单一用气向综合利用转变、从单纯建池向建设生态家园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将成功的、行之有效的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猪——沼——果、菜、粮、鱼、茶”等农业生态模式。严把建池质量关,保障沼气工程建后正常运行。坚持速度服从于质量的原则,把建池质量和发展速度有机统一起来。严格遵守和坚持有关农村沼气池施工工艺、验收、配套设施和发酵工艺操作规程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尽快培育和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专业化施工队伍,研究提高建池工艺,确保建池质量,充分发挥效益。加大对农村能源干部、技工和建池农户的培训力度。
政府应当制定相对稳定的保护政策,对各级农村能源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统一要求。特别是农村能源机构的工作经费应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安排,确保农村能源机构工作的正常运转。
适当提高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建设的补助标准,每口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提高到1000-1200元。要将国家规定的配套资金确保实际足额到位。
各乡(镇)应当建立农村能源工作机构,搞好技术培训工作,并健全服务网络,固定沼气技术工,确保对农村户用沼气以及设施实行年检、维修、防护等服务工作正常开展。
沼气池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创造性地开展建池工作。沼气池建设的池型,大小要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地作完全统一要求。在农户自愿情况下,只要条件能达到,就应当允许每户或多户共建一池,为了使老百姓满意,还必须创造性的开展好建池工作。农户在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中,要首先规划好沼气池,并搞好沼气池建设,建议乡镇以及土地主管部门在审批建房宅基地时应予以作好安排和规划,以免今后“一池三改”给老百姓不必要的造成损失。
切实加强宣传,使广大农民都知道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对沼气作用的广泛宣传,使农民朋友对发展沼气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成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推动农村能源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