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学校用水安全,切实保护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直饮水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针对饮水安全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普及各类发生在学校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完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饮用水的日常监测,做好每年两次水处理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三)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直饮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组 长:武群
副组长:王强 徐婕
成 员:祖照坤 曾刚 李永广 贾明君 高晓杰
四、针对“饮水安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一)做好宣传工作。
利用广播、宣传栏、公众号等手段,介绍有关“饮水卫生”的知识。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向全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对“饮水卫生”知识的了解。
(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全校师生的卫生饮水习惯和个人卫生素养,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并基本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本领,降低受灾的程度和范围。
(三)落实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班主任要每天统计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如果班内有学生因饮水问题发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告知应急处理小组,若发生3例以上由饮水引起的身体不适,学校与疾控中心联系,根据有关要求做好相应措施。
五、日常工作措施
(一)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学校总务牵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对学校饮水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学校。
(二)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饮用水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后勤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三)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从业人员的饮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设备保障。学校总务要对照配备标准,落实饮水安全设施的配备。
六、事故应急处理
(一)报告制度。
1.因停自来水而造成师生饮用水停水的,应立即报告学校总务,由学校总务统一安排相关工作
2.因饮用水安全事故发生的,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具体为:发现少量(3人以下)轻度症状(如腹泻)及时向学校校长报告,由学校校长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发现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者或出现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5人以上的情况),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当卫生行政门,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二)救援措施。
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饮用水安全事故,在接到领导小组指令前,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底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如校内饮用水被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可疑水源,或突发校内停水,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学校总务负责组织人员就近调水。
(三)医疗求援。
学校发生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四)联系家长。
学校发生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五)病源保护。
学校发生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所有的饮水和饮水设备等,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六)人员调度。
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七)信息公开。
学校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58908710。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七、事故责任追究
(一)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和执行人,按情节进行严肃追究。
(二)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三)对事故处理中的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饮用水安全事故都属于意外事件,具有突发性,在处理过程中,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要把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全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各处室领导要按照应急工作预案的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做好事故的处理和救援工作,并主动开展宣传教育,稳定师生情绪,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事故,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