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
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泄漏物扩散危及到厂区内外人员的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街道居委会,在市、区指挥部的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i.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抢险队配合,立即抢救伤员和中毒人员,
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j.环保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查明泄漏物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速度,并对泄漏物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侦察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泄漏物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k.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
备,控制事故以防扩大。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组成两个专门小组:
其一,在生产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安环处、调度处、保卫处、技设处、标准计量处、工会、和发生事故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落实防范措施。其二,在生产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技设处、 鲁创公司、调度处、标准计量处和发生事故单位参加的事故抢修小组,研究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如夜间发生事故,由调度处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落实抢修任务。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3.氯碱厂合成盐酸贮罐泄漏
合成盐酸贮罐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停车,堵漏。通知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测试总口外排水PU值,如果呈酸性,加碱中和,防止造成污染。
八、紧急安全疏散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的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公司要在一些较高的建筑物上设立“风向标”。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的事故,由指挥部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包括友邻单位人员)的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九、社会支援
公司一旦发生重大化学事故,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十、训练和演习
公司要加强对各救援队伍的
培训,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演习。指挥领导小组要从实际出发,各队按专业分上、下半年各训练3~5天,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组织1~2次综合性应急救援演习。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地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十一、有关规定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地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措施是: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准备各种防护器材和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设应急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对全公司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常识教育。
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值班制度c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遇有情况及时处理。
(2)检查制度:每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例会制度:每季度第—个月的第一周,由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召开一次指挥组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汇报上季度安全生产和救援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且布置本季度的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
(4)总结评比制度: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救援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应进行总结评比奖励和表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