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把-B常安全工作中的超前预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把主要精力放在事前预测和对每个时期、每个单位、每个环节、每个人员的超前把握上,实现由事后检查分析向事前预测、超前控制的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系统规律型管理的转变。例如,每月的安全办公会议上,要分析近期各生产二级单位安全方面可能要发生的隐患问题,并制定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三、安全文化与安全经济
无论是生活或生产,实现安全条件需要经济的投入。如何高效、合理地投入,这是安全经济方面的问题;在生产领域,安全的经济价值不仅反映在能够减少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方面,而且,由于对生产技术有保障作用,从而表现出具有对经济正增长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价值规律办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的作用必然反映到安全活动领域,安全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
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分析,揭示和阐明安全利益、安全投资、安全效益的表达形式和实现条件。安全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人、技术、环境三者的最佳安全效益。安全经济学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和调整人类的安全活动来实现的。发展安全经济学的目的与发展安全科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安全文化的体现。
围绕企业文化理念抓安全,用有限的资金保安全,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我们常年不变的有“首季开门红”、“安全效益月”、“战高温、斗雨季、实现安全季”、“决战四季度、实现全年安全经济双丰收”、“安全技术创新比武”等。力争把有限的安全资金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实施了月度安全经济责任制考核,引入各生产单位30%的安全结构工资制,把工资、效益、安全捆在一起算总账,加大了“三违”的处罚力度,在生产一线真正体现出安全工作的“重奖重罚”和“一票否决制”,以经济手段推动了安全文化建设。
四、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
安全文化包括了安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安全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需要经过安全教育来实现。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了优化人的安全观念认识,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当然,安全的物质文化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安全教育离不开安全的物质文化。
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对安全文化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安全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们针对生产实际和各二级单位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在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方面着重开展了:一是环境育人,使职工处处受到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二是活动育人,使职工在参与中自觉地提高安全意识;三是培训育人,增强员工的基本素质,争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四是典型育人,树立安全生产的榜样;五是宣传育人,使职工经常受到安全生产的警示,这五种形式不论在内容上,还是时效上都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开展。
五、大众安全文化建设
大众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大众安全文化是基础的安全文化。广而言之,安全既要防止各种工伤事故,也须避免日常生活的灾害,如交通事故、煤矿事故、煤气事故、火灾事故、家庭事故等;还须避免各类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如地震、洪水等。因此,安全文化是以大众安全为基础的社会文化。
企业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也就是说要有大众安全第一的观念。要求社会每一个成员不管何时、何地、做何事,都必须考虑安全,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坚持大众安全第一,就是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
人类从来离不开生产和安全这两大基本需要。人们为创造物财富和精神财富,需要付出劳动;同时,还必须防止和避免事故及各种灾害。因此就要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制定办法和措施,限制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蛮干等行为,实现安全,确保生存。
安全文化是大众创造的文化。人类对安全的追求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自觉性,积极推进大众安全的实现,是每个公民的重要责任。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国家高层管理人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法律法规,用以指导安全生产。
“安全是大事,安全是大家的事”,这是太原煤气化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做出最朴实的回答。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中,依靠群众、全员参与,筑起了牢固的安全防线,把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从而推动了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先后有焦化、选煤、发电、煤气输配、矿井建设等二级生产单位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和建立健全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在这方面重点抓了:一是机制约束,安全重担一起挑;二是四“管”齐下,编织了严密的安全网络;三是暖心工程,筑起了心中的安全防线。三者有机统一,使大众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升华。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根本,是提高各项安全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作指导,要想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是不可能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人的问题。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是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安全第一”把企业生产价值和人的价值高度统一起来。企业要形成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力争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