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质文化方面。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以制度、奖励、表彰、晋级、考核,评先等为载体,达到激发、激励、鼓励员工遵守安全生产秩序的目的。物质文化是利用物质条件,为企业所有人员创造有利于调动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虽然,在这些物质文化与管理中必须体现安全的要求。物质文化对人的感觉、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使人受隋景的约束,自觉地遵守安全的特定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企业生产安全的目的。
(3)管理文化方面。管理文化就是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职工培训、安全生产、生活管理及劳务人员管理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奖罚有据可依。制度,不仅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激励员工前进的动力。这些制度应该具有法规性,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连贯性,易于贯彻执行。
从以上3个方面可以看出,电力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整个电力企业文化的基础,它决定和制约着电力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而电力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核心,它强调人的素质、品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文化是手段,它引导着职工的行为,反作用于物质文化。因此,安全文化的3个主要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将达不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预期目的。
3 深化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既然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建设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全文化作为电力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是技术的进步和职工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程度。应该从被动型、强制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自觉型、系统型的安全观发展,不断完善安全文化体系,以良好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电力企业应该为职工创造一个“遵章受奖,违规重罚”的管理环境,使员工从被动地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这样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及安全修养必将大大提高。
(2)将安全文化建设融汇于电力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特立独行的事务,而要在电力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制定、生产过程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在企业生产中事事体现安全文化,这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因此,要紧扣电力企业的生产目标与管理体制,采用动态的管理方法设计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有效的宣传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要不断地调整、完善安全文化的内容,注意评价实旎安全文化的绩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
同时还要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由党、政、工、团等部门牵头,负责各个部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企业内部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并要做好宣传动员、督促检查、总结评价等各项工作,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台工作的作用,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理想与道德的教育,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境界。同时,把安全文化融入到班组QC活动中去,使安全文化产生更广泛的效应,以求深入人心。
(3)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业务技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做好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经常。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企业的安全文化,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树立先进典型,狠抓违章个案,弘扬正气,营造一种健康、活拨、高尚、进取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总之,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善于总结,不断地积累经验,经过长期的培育、反复的强化,以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氖围,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根本的效果,必须长期进行下去,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