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思考
部分职工安全价值观模糊不清
在基层连队班组职工访谈中,发现职工有以下几种观念和认识:一是干煤炭的职工,不需要多少文化,干煤炭不违章,出不了煤;二是煤矿生产条件差,出现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是偶然的,违章不一定出事故,按章作业不一定不出事故;三是干煤炭的职工,发生点小伤小害算不了什么;四是部分煤炭一线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封建迷信思想较严重。如:曾矿一采煤职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由于矿灯灯泡坏了,他硬说是有鬼,不干工作了,队长怎么留也留不住,坚持要出井不上班了;五是在“最大利益和局部利益、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上,部分职工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树立什么样的安全价值观还有待正确引导,职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还需要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干部职工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部分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较差
由于煤矿大量使用轮换工、临时工、协议工,这些职工安全知识缺乏、素质差、盲目冒险作业,遇险后手足无措,缺乏应变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部分工人把安全操作与提高效率对立起来,盲目追求产量和奖金而误入危险的怪圈,有的井下采煤工习惯性违章严重,一味拼设备拼体力。井下的职工“三违”人次高于地面。从抽查的少数几个班组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次数和轻伤人数看,令人忧虑。
有少数基层队(班)安全管理落后,班组长安全文化修养差
班组人际关系,班长素质也将影响一线安全生产。基层希望上级对职工的安全考核扣款,要以理服人,要注重安全教育。但有些单位只注重对违章人员的扣款,忽视了扣款后的思想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粗糙,对“三违”职工处罚后,未能举一反三,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激起基层一线工人的不满情绪。因此,一方面要教育“三违”职工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有搞好自身的“安全与健康”才是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让基层管理人员明白,安全上必须执行严格的重奖重惩考核,但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更有效地搞好安全管理。
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韦矿制定了安全文化纲要外,大多数单位缺乏系统和统一规划,在制定措施,分阶段落实上随意性较强
有的领导和职工走入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的误区,他们简单或是片面地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营造出一个“氛围”。于是,便有了满墙的规章制度,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大会提小会也讲,搞得轰轰烈烈,营造出一个宣传“氛围”。这本无可厚非,可只是在这方面用劲,那就有点偏颇。建设企业文化应该是求真务实,让那些精神、理念真真切切地根植于员工的心里,并付诸行动。同时,各单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宗旨、精神、风格、价值观、道德、誓言等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规范不够,没有统一的安全文化模式的基本要求。基层感到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心中无数。各单位基本上没有成立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没有明确哪个部门和哪一些人员来具体抓。有的误认为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宣传部门的事情。
笔者以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专业技术、资金、安全综合知识等方方面面,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部门牵头,宣传部配合的工作。
推进建议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要在公司的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因此建议:
一、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一套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计划。这个计划是改变现有企业安全不良状况而采取的策略,要考虑企业组织内的职能、目标、活动经费以及职责之间相互关系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二、各单位要组织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知识的培训,要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提高,明确学习训练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如何调动管理人员去动员职工实现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增强共同的目标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安全工作作风和道德规范。
三、建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应着力抓好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涵养。不妨从五个方面入手:1.安全方针政策和目标教育;2.安全法规教育;3.安全知识教育;4.安全措施教育;5.事故案例教育。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全体煤矿职工安全文化知识,在职工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奋斗意识,形成自保互爱互救,心和人安,以企业为家,以安全生产为荣的企业形象和风貌。
四、建议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矿业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研讨会,集思广益,制定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实施,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量化安全评价的技术已有多年历史,并在各领域里广泛地应用。量化安全评价不提倡“绝对安全”,而是考量国家与企业的经济能力,强调“相对安全”,非常适合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