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4月21日

  第三、抓牢“四不放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四不放过”就是“亡羊补牢”,就是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亡羊补牢”是对安全事故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安全工作的一门必修课。棉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特点是女工多,文化层次不一,对安全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随着科技进步,转速提高,使事故潜在机率增加。如何减少重复性事故就成为棉纺织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们通过抓住事故的“四不放过”,不仅教育了事故责任人,也同时警示了广大职工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去年9月份我厂加工工段一女工绕纱头被轧断小指1节,我们在严肃贯彻“四不放过”的同时,组织了工场教练员、班长分析事故原因,指令操作专管员修订操作规范,并及时组织设备技术人员加装防护装置,为遏制事故的重复发生做好“亡羊补牢”工作。对违章作业决不姑息迁就,从重从严是处理此类事故的一大原则。今年7月份,我厂一职工违章将220V插头拆掉,直接用电线头插入380V插座,造成机电短路。损失虽然甚微,但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事故苗子。我们就抓住“违章”二字,严肃“四不放过”,分析后果,分析为害,以理服人,使该职工认识到错误,主动提出按章处罚。

  第四,合理投入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企业安全”和“资金投入”在近几年间始终是一对难以应付的矛盾,尤其对棉纺织业更是捉襟见肘,称之谓“当家才知柴米贵”很是贴切,于是给安全工作带来又一误区的出现,那就是“无事故就为安全”,对暂时被掩盖着的潜在隐患采取“拖、欠、缓、看”态度,说他不懂安全----冤枉,说他懂安全----未必。也正由于企业资金的短缺,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不作积极反应,一句话,难以激发安全上的“超前意识”。企业法人代表正确把握“柴米贵”和“超前意识”应该是我们崇明纺织企业安全生产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大道理都懂:柴米虽贵,对安全要舍得投入。但实际情况摆到桌面上时又是为之打了多少折扣?棉纺织业面临的困境不可否认,问题在于困境中如何做到对安全生产的“合理”投入,达到不化钱能办事,化小钱办大事,化大钱买平安。如我厂厂区内水泥窨井盖经常被汽车轮子碾碎,我们利用梳棉废旧盖板加工成窨井盖,既牢固耐用又废物利用,不化钱办了安全事。又如,要解决梳棉滤尘地吸火警频繁的问题,外厂改为风管上吸已有成功先例。前几年在我厂要上马该项工程,因资金原因而心有余力不足。我们组织技术干部多次论证,最终选择了“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办法,把“柴米贵”与“超前意识”有机结合,做到量入为出,合理投入,通过四五年艰苦奋斗,累计投资上百万元,把梳棉滤尘全部改为上吸,同时投资火探报警装置,有效控制了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简言之,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失之偏颇而酿成悲剧的事例并不鲜见,我们没有理由不引为教训,这里值得讨论的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法人代表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的一把手,其对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连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只有摆正生产与安全的位置,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安全,对安全文化建设举措得力,工作到位,那么,不仅安全工作也包括各项工作都会顺畅有生气,反之,如果对安全工作缺斤短两,那么“后悔”就不买帐,这个魔鬼迟早会找上门,让人疲于应付直至焦头烂额。

  当然,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完的工作,它是一项渐进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始终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我们要以《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指导,重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回报。它的回报是无价的,那就是“平安”二字;它的回报又是有价的,依然是“平安”二字!愿崇明棉纺织业安全生产在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谱写出光辉灿烂的一页。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