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进一步改善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
企业安全文化是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行为,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来运转。要实现这个中心目标,就必须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设备安全维护,一手抓优质服务和后勤保障。
(1)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逐步完善安全事故隐患,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报警设施,严格控制设备在额定容量下工作,杜绝采用超设备能力的方法而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查,积极推广和开发应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使生产工作设备设施经常保持在可靠的安全状态;依法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对一些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及时更新改造。
(2)加强软件方面的投资,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切实搞好优质服务。每个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用户至上的观念,从用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角度,把“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变为自觉行动,把保证安全生产当作对用户高度负责的基本要求。从用户的利益出发,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解用户所难,全力以赴为用户做好设备、设施后勤维护保障工作。全员开展“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攻坚活动,推动安全生产的决策零失误、管理零缺陷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内、外部环境,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人的安全价值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家园的基础。
三是不断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的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企业综合形象和实力的具体体现。一个生产环境恶劣、现场管理脏乱差的企业不可能为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保证,良好的企业人文环境,不仅能促进安全生产,还代表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因此,企业应从始终保障职工利益出发,最大可能地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强化作业现场尘、毒、噪音治理,确保公共场所绿化整洁,使员工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坚决杜绝企业生产“三违”现象发生,从而形成以企业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督导、部门参与、公众支持,需要群策群力,全员奋斗,全方位通力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目标,促进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