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14日

  一、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稳定和家庭幸福,是所有部门各级领导的第一要务。要实现公司年度方针目标提出的目标值,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可靠。坚持安全第一,是建设现代企业的客观要求,是关系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
  今年以来,公司在抓好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全生产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放在突出位置,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考核、更新设备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要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目标,很多领导和员工还是心中无数,一谈起安全生产,依然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企业当前的安全生产,仍然不能完全走出″发生事故一整改一检查一再发生事故一再整改一再检查″的不良循环的怪圈。通过对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使我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才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从根本上实现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2、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员工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名员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举一动符合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使企业尽快走出″事故导向″的操作和思维、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文化制度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使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做到″三不伤害″,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安全氛围和安全文化熏陶人,对员工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前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可靠感、依靠感和归属感。
  3、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它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同时也标志着企业现代化的水平,标志着企业文明管理的水平。
  安全文化不单是指员工安全知识的提高,更是指人们对待安全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单是指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产生的成果,还包括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和所体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不单指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更是指产生这种环境的文化基础;不单指企业领导做出的安全决策,更是指这种决策折射出的领导者信仰的安全哲学;不单指事故的下降值,更是指对待这种下降的心理态势。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安全管理主要是管人,管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监控,而是运用文化的微妙影响。安全文化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规范和控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
  二、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培育途径
  建设和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必须遵循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树立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功抓起,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文化的灵魂,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安全文化的精髓。把″以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先进的设备,标准的作业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坚决杜绝各工序用水冲设备电器部位、违章开机、赶时间赶任务提前下班,全面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目前,尽管公司在培育自己的安全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建设先进一流的安全文化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当前要从?“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