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激励的档次。
激励档次的差距过小,就会失去激励作用;差距过大,就会超过贡献的差距,引发班组成员心理的失衡。
所以,班组长应该尽量做到将激励与贡献划等号,让班组成员感受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先进者有动力、落后者有压力。
适度控制班组成员的期望值。
在实施激励手段的前期,班组长应该注意提升班组成员的期望值,这样才能激发他们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班组安全生产工作。
当班组安全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应及时地对班组成员进行鼓励,让他们下降的期望值重新升高,以使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激励的后期阶段,班组成员的期望值往往会偏高,班组长这时就应该想办法让班组成员冷静、客观,使他们的期望值下降到实际水平。否则,就会催生班组成员一系列的挫折心理与挫折行为。
重视疏导班组成员的公平心理。
用主观判断事物是人的天性。班组成员往往既关注物质激励的绝对值,也关注相对值,因此哪怕物质激励是公平的,他们的心理仍会存在疑虑。所以,班组长应该注重及时对班组成员的公平心理进行疏导,引导班组成员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没有绝对的公平、不要盲目攀比、不可按酬付劳)。
适当地设立激励目标以及业绩考核尺度。
班组长设立的激励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目标过高,容易降低班组成员的期望值,过低就会降低目标的激励效果。
对于安全生产中的长期目标,班组长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一旦班组成员达到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就及时对其予以奖励,并科学地建立起安全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公正客观地对班组成员的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以维持班组成员较高的士气,从而令安全激励收到满意的效果。
正确把持激励的时机和频率。
激励的时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激励效果的好坏,激励的频率高低与否,都会削减激励的效果。因此,班组长必须以班组成员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激励的时机与频率进行正确把持。
总而言之,班组安全生产激励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也有各种不同的激励技巧,更是有原则的。班组长要想安全生产激励受到预期的成效,就必须掌握安全生产激励的基本原则,结合本班组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施以各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