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论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作者:齐雪枫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9月29日

        2.基层班组安全治理实行目标化
        为了发挥基层班组安全目标治理的功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的良性循环,必须注重安全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保证等5个环节。安全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要在企业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分厂、分厂向企业负责的层次治理;安全目标的分解要着重于展开、逐个落实,使企业分厂对班组的各项安全治理工作都能够简便化、统一化、正规化地展开,对具体目标要做到数据化;目标确定、分解后,就必须着重加强相互之间的责任感,激发基层班组全员潜在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努力实现班组安全治理方法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基层班组安全目标的考核要和安全责任制挂钩,要避免考核时重“硬”轻“软”的倾向,更不能以“硬”指标掩盖或取代“软”指标;班组必须有确定的安全保证体系,即组织网络保证、物质措施保证等。班组安全目标治理是整个班组安全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班组安全目标实现了,企业的安全基础才能夯实。
        3.班组安全治理的重点在现场
        如何搞好班组现场安全治理(1)高标准、严要求。各班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现场安全治理的标准和要求,现场安全治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标准高。(2)严执行,勤检查。健全的制度,必须严格地执行,才能发挥作用。班组成员只有遵守现场安全治理的各项要求,才能保证现场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同时,还要经常检查,班组全面检查,对查出的不安全问题限期整改。(3)奖罚明、严考核。班组应制订现场安全考核标准。每月班组长在考核中严格按标准进行,坚持实事求事,做到一丝不苟,达到奖优罚劣。
        4.安全治理要做到危险预知
        危险预知,简言之就是预先知道生产或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而采取措施,控制危险,保障安全。实践证实,基层班组开展危险预知活动是安全工作之法宝。基层班组成员要对本班组管辖范围或承担的作业项目做到明确无误,对重点、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并定期演练,防患于未然。 5.作业标准化是班组安全的保障
        所谓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基层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能够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班组作业标准化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治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非凡是习惯性违章作业,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
        综上所述,在建设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工作时,有许多工作要做,作为基层班组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以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职工队伍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搞好安全治理,有效开展各项安全活动,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