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作为高危行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时时刻刻要与不安全因素作斗争,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煤矿的安全文化水平表征着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煤矿员工的安全素质,大力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文化的实力,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入
企业安全文化代表着企业的一种安全理念和安全精神状态,反映着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它的内容很广,包涵着企业的安全目标、安全诚信和努力方向;还包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等诸多方面,对企业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创造和谐的安全环境,职工安全意识的加强和素质的提高,技术进步的推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的安全1年靠得是侥幸、3年靠得是管理、5年以上就需要文化的支撑。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虽然不直接解决矿井不安全的问题,但能解决企业可持续安全的问题。安全文化确保了安全生产,推动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时,我煤矿也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要有不懈的持久度。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人命关天、责任重大,而且又是班班讲、天天干、月月干的重复工程,要确保万无一失实属不易。每个单位的安全都是管出来的,工作都是拼出来的、成绩都是干出来的,把安全中的每一件看似筒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安全中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事都解决好就是不平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抓好每个环节,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煤矿安全文化。
现在我煤矿已实现安全生产800多天,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我煤矿认识到,传统的安全管理只能实现基本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必须创新安全发展模式,建设高品位的安全文化。基于此,积极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博采众长,确立了:
一是树立企业安全生产形象、塑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奋斗精神;
二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三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形成“珍惜生命、安全第一、自保互保互爱”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四是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是塑造、培育、创建并形成一种为员工所接受、符合时代潮流的全新的安全文化模式;
六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二、理念先行
判断一个企业安全文化是否有效,必须首先从企业安全理念开始,因为理念是文化的核心,能清晰的表明企业对安全工作的态度、机制和方法,能表明是否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纵观富有成效的矿井安全文化,也无一不是把安全理念放在突出的位置,理念先行,安全文化其他方面建设积极跟进的。
我煤矿旗帜鲜明地提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有理念引导。多年来的安全生产,使天矿人认识到:企业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浓厚的安全氛围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为此,我煤矿不断提炼整合“五个四”的安全价值观:“四个没有”的安全理念,即: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持续发展;“四个贵在”的安全理念,即:安全方针贵在坚持,安全管理贵在到位,安全监管贵在公心,安全责任贵在落实;“四个就是”即: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对违章作业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违章指挥不惩处就是纵容杀人;“四个有心”的安全理念,即:抓安全要有决心,抓质量要有恒心,抓三违要有狠心,抓帮教要有耐心;“四个不能”,即:违章的话不能听,冒险的活不能干,带血的钱不能拿,违纪的事不能做。从“四个没有”、“四个贵在”、“四个就是”、“四个有心”,再到“四个不能”,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我煤矿在实践中对安全生产不断加深认识、理解和丰富的过程,以“五个四”安全理念的确立为标志,从而形成了具有我煤矿特色的安全理念文化。同时,我煤矿还制定了“执行不找任何借口”、“严管理、快节奏、高效率”等为核心的安全行为理念,最终落脚到“说了算,定了干,雷厉风行抓兑现”的安全管理理念,将这些共有的思想价值观、共同的安全追求作为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原动力。
在安全理念的建树上,我煤矿是以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为核心,以正确处理安全人本性、安全必然性和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关系的本质安全哲学,来指导本质安全管理,解决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并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去控制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类作业人员的本质安全行为,再由此沿着这三个方向全面塑造,循环推动,升华发展,持续提升。我煤矿本质安全理念的提出,为安全文化建设打下了扎实的理论根基和思想基础。于此基础上,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管理境界为着眼点,坚持理念铸魂,导入安全生产全过程。健全完善了涵盖全矿方方面面的安全理念体系,包括“以人为本,安全为天,质量为基,预防为主”的安全核心理念,“生命是棵树,安全是沃土”的安全哲学理念以及价值、责任、管理、作业、监督、环境等十二大理念。
我煤矿也是在打造安全文化理念系统上下功夫。一是提出安全愿景: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职工“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人和物的安全本质化。二是明确三大要素:行为、状态、责任。(1)行为。突出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主动接受教育培训,规范个体在生产过程逐个环节的行为,养成按章作业、遵章守法的自觉习惯。(2)状态。突出机、物、环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和制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装备水平,改善作业环境,营造零缺陷的三维空间,实现人、机、物、环的相互需求和谐稳定。(3)责任。突出全员的责任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责任作为品德、境界、使命,有责尽责,说到做到,做到做好应该做事。(4)人、物、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规范行为+安全状态+责任落实”本质安全型。煤矿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活动和安全生产中,人的不规范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是影响安全、造成事故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人的规范行为、物的安全状态和全员责任的落实,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的根本保证。最后,完善了教育先导、培训塑人、规范养成、动态稳定、静态预控、环境和谐、管理精细、执行到位、群防严密九个体系安全理念体系。(1)教育先导——育人亲情为本,关爱生命至上。坚持教育先导,采取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亲情育人的感情融化方法,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网络,引导职工认识教育是对我的关心、关爱、关怀,使职工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珍惜生命的自觉行为意识。(2)培训塑人——培训提升素质,实践练就本领。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力求培训的科学性、时效性,使职工更新理念、拓展知识、提升技能,培育知识型、创新型职工,塑造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3)规范养成——自律改变习惯,自觉贵在养成。自觉的安全行为是一个职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严于律己,系统思考,做到事前自觉、事中自律、事后自醒,真正达到安全工作自律、工作安全自觉。(4)动态稳定——把握变化规律,掌控能量转移。安全除了人的行为起决定因素外,物的状态变化也对安全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物的状态变化是有规律的,事故隐患往往萌发于物的状态变化之中,防微杜渐,确保物的状态变化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范围之内。(5)静态预控——未雨绸缪则稳,防患未然即安。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弊;凡事预则安,不预则危。在事物发生有可能的变化之前,超前防控,使物始终处于零缺陷的状态,确保物态的长期稳定。(6)环境和谐——强基固本趋衡,科技兴安致远。人的安全行为除了内因的作用外,环境的状况对劳动生产过程的人也有很大影响。强化“双基”,质量创优,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现代装备水平,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使人与物、人与环境在相互需求中达到和谐统一。(7)管理精细——职务不分大小,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管理是关健。在安全责任分解上,严管干部,善待职工。在安全管理上,实现闭环控制、分级控制、动态控制、反馈测预,确保管理不留空档、不留缝隙、不留遗憾。(8)执行到位——工作做到极致,工程做成精品。对待安全指令要按照准军事化的要求执行,事事讲安全,遵章无借口。摒弃“三乎”,杜绝“三惯”,远离“三违’。落实责任自动自发、一丝不苟,工程质量严格标准、精益求精。(9)群防严密——密织监察网络,筑牢安全防线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并举群防群治。培育一支有爱心、专心、诚心的专兼职安全监察队伍。重点加强对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的监督检查,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考核评比、奖惩分明,实现全员监督,全过程、全方位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