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杨栋梁局长在安徽调研安全生产工作,与一线矿长面对面谈心时他指出:要以实现“零死亡”目标为最大光荣,带着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抓好煤矿安全。(见4月18日 中国安全生产网 )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想必在我们安全生产领域,如果能更多、更好地引入“科技兴安”手段和机制,就一定会加快实现“零死亡事故”步伐。
近日,央广“中国之声”就报道:广东很多工厂都开始尝试“机器人”作业,一则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二则能避免职业危害和安全事故、三则能有效破解“用工荒”,一位多年从事抛光工艺的老师傅就直言,厂里花大价钱请来了一个大块头、全自动的机器人,自己也彻底地告别了粉尘、噪音,再也不用担心出事死人了,如今他在产品检验环节,工作环境好而且安全又安心。一些业主也说,现在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安全生产压力又大,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自动化生产已是大趋势了。目前,我们有很多企业为了减低生产和劳动力支出,把厂子迁移到非洲或东南亚,可海外发展之路充满艰辛和风险,不少企业因为所在地基础设施落后和政局动荡,又被迫撤离回国甚至血本无归。反观我国市场和中国制造,我们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放眼全球我们发展空间、发展潜力最强也最好,企业家一定要站得更高把眼光看得更远。“科技兴安”,绝不是只减少事故、避免伤亡那么简单,经济效益、社会责任都能成为潜在的“绩优股”,一位广东老板就说:我们业务合作伙伴和下游买家,看到机器人作业区后,无不惊叹我们的生产实力和产品质量,随后投资和订单都纷至踏来。
企业能通过科技兴安,获得多方共赢,那政府监管层面能否也更有作为?
今年两会之后,一个“互联网+”的话题很火也很热。我们知道有了“互联网+点对点商品流通”,就有了商机无限的淘宝网购;有了“互联网+点对点交通出行”,就有了网上打车;有了“互联网+旅游”就有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引用某互联网大佬的话:互联网的出现与运用,让政府监管职能,变得更快捷、高效高了。那“互联网+安全生产”会怎样?我想到了一个非常实在例子,现在智能机都有拍照功能,对于安全事故隐患、交通违法行为,社会公众随手拍下来,再上网举报到相关部门,通过一个技术平台或系统,查验视频影像举报的真实性,查实后利用“余额宝”等第三方网上支付系统,在线兑现奖金。双方都不用见面、不用签字,就把一个安全举报处理完了,保密性强、安全性也高。现行的技术手段,要想实现“互联网+安全举报”,绝对不难、难的是有这个法想、有这个作为。有一些地方“随手拍违法、随手拍隐患”的尝试,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有人评说,当年我们买东西,老人都说要“货比三家”,现在有了互联网这些科技手段,我们不是货比三家了,而是在家里就能货比全国乃至货比全球!安全生产借助科技手段也能取得更好、更大的成就,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事故,绝对离不开“科技兴安”。估计杨局长对话一线煤矿负责人时,能否有人会想念起,他曾在两会期间说过的“井下机器人作业”,什么时候实现了这个梦,我想也就实现了我们的“零死亡”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