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企业OHSMS的实施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22日

  2  对企业有效实施OHSMS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项目OHSMS子系统,形成建筑企业独具特色的OHS管理体系

  目前,一般建筑企业所建立的OHSMS不能适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立时大多立足于企业总部,把项目经理部与总部的一般职能部门一样对待。体系中没有能“拿来就用”的运行控制程序,没有专门用于总部与项目交换信息资源的程序。没有能“拿来就用”的程序,就不能实现程序化管理,就必然会产生管理的随意性,而退回到传统管理模式中(见1.2节所述)。所以,应建立在项目中独立运行的OHSMS子系统,作为总部OHSMS中的一个小循环。小循环接受总部控制和服务,向总部提供信息,以满足总部运作和经验积累的需求。企业总部会同时管理着多个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即总部大循环内会同时生存着多个小循环。每个小循环随工程而诞生和消亡,诞生时由总部“供给营养”,消亡前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反馈回总部,为总部整体的持续改进作贡献。大循环与小循环动态和谐的共存与运作,形成建筑企业独具特色的OHS管理体系,这是有效实施OHSMS的基础条件。

  具体做法,应依据《条例》中有关施工单位安全责任的条款,改进和完善企业的OHSMS,在总部体系内建立一个“长生不老”的“样板项目”,在其中建立项目经理部的OHSMS机构和职责配置框架,并任命一名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者代表,在OHS管理事务中代表项目经理行使职权,承担具体责任。编制项目OHS管理手册,建立项目用控制程序、项目有关的危险源辨识结果清单(简称“项目危险源”)以及其他资源等。在新工程项目经理部诞生时,从总部获得“样板项目”OHSMS子系统。项目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后,将“样板项目”改造成适用于本项目的OHSMS子系统,并开始运行它。工程竣工,项目把在子系统中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上交总部,“样板项目”在循环中亦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2.2做好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书、班组安全教育教案的规范化,奠定实施程序化管理的基础

  建立满足施工现场所有作业要求的、正确、完整、规范、适用的一整套作业指导书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程序化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它。

  目前,有相当多的施工现场存在如何提高班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效的难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书和班组安全教育教案的规范化和针对性,减少由于过多依赖于个人经验和知识所带来的局限性和随意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2.3  以阶段(周)安全计划为切入点,将OHSMS的实施落实到施工班组

  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OHS风险控制,应将项目的OHS管理与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把安全管理融人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选择阶段(周)安全计划作为切入点,把OHS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个施工阶段、每一个施工班组,接触到每一个作业人员。在阶段安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可以充分利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成果,特别是能将那些“非不可承受危险源”也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用于补充安全交底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检查等。安全计划开始执行后,进入检查、整改、反馈PDCA循环的各个环节之中。

  3  开发适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支持建筑企业OHSMS的有效运行

  3.1 软件的主要功能

  (1)基本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查询;内业资料管理;日常工作信息交流等。

  (2)信息资源库

  包括法律法规库、技术规范及标准库、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结果库、本公司技术文档范本库等。提供高效、通畅的信息通道,用户能及时得到当前最新版本的信息资源。

  (3)OHSMS体系文件及资料库

  按OHSMS标准对体系文件和记录系统的要求,存储和管理运行控制程序等体系文件以及执行记录等技术文档。用户通过查询可以及时获得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关的文件和信息资源。

  (4)交互式技术工作平台

  软件中设置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案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安全计划制定、安全技术交底书编写、日常安全检查表及安全教育教案编写(入场安全教育大纲、周一安全教育、班前安全讲话提示)等功能模块,为技术人员提供辅助工具。通过这个平台,技术人员能及时、方便地获取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并能规范各项工作成果的格式和内容,提高工作质量。

  3.2  阶段安全计划制定模块简介

  阶段安全计划制定的基础信息有: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完成的“项目危险源辨识结果”,重大危险源管理目标和方案,施工班组信息库等。输入信息有:本计划周期的施工任务(分部分项工程及分项工艺)和施工方案,施工部位(即施工流水段)、施工班组、天气及是否节假日前后等环境信息。输出信息有:第一步输出阶段危险源清单(包括:作业活动—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等级—预控措施);第二步将阶段危险源也作为输儿输出安全交底提示信息、日常安全检查表、班组安全教育教案要点。

  安全交底提示信息给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用于编写安全交底书的参考。日常安全检查表用于本阶段的日常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教育教案要点给班组长用于“周一安全教育”或每天的班前会。计划执行中,若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则进入发整改单、复查等程序,并视情况决定是否将其加人阶段危险源中,是否据此修改班组教育和安全检查表的内容等。本阶段结束,将上述成果及执行情况加入项目信息库中,作为下一阶段制定计划的参考。

  3.3 软件中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实现

  由于OHMS标准本身同时具有规范化特征和组织自我约束的特征,给软件提出了同时满足规范化与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这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难点。软件采取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基本满足了这个需求。例如,采用4层的树状结构作为描述危险源的框架。既能给用户提供规范化的参考样本,又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树状结构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例如,定义为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一潜在危险因素,然后再添加具体的风险评价结果。也可以改变树状结构的层次,例如只使用两层结构——作业活动和危险因素。用户可以用软件提供的树状结构样本建立危险源辨识结果库,也可以改变树状结构将用户已有的危险源辨识结果直接加到软件系统库中。

  4结    语

  由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企业OHSMS实施中有许多涉及管理理念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必须理清OHSMS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内在区别。建立项目0HSMS子系统,形成建筑企业独具特色的OHS管理体系,是有效实施OHSMS的基础条件;从加强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书、班组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规范化做起,踏踏实实地为实现0HSMS的程序化管理创造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把阶段(周)安全计划作为将OHSMS的实施落实到施工班组的切入点是可行的;开发适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能够支持建筑企业OHSMS的有效运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