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承台和挖井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3月01日


        6、材料安全管理措施
        基坑支护所用的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必须有出场合格证,试验室、安质部要对合格证进行检查验证;从其他项目调拨来的旧有钢板桩由试验室对其几何尺寸、强度等进行检验,不合格坚决不能使用。
        7、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对进场的设备进行检测并建立施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大型设备管理制度,操作手持证上岗且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再培训再教育。
        五、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对施工现场的杂物和障碍物进行清理,划定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绳及标识。对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做好吊车、挖土的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挖土的顺序及周围堆土位置安排。不得在吊装、挖土过程碰撞维护结构和工程桩,损坏截水设施。
        2、对大型设备施工作业的安全控制
        对履带吊车、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操作平台支撑部位进行铺垫。同时对运输车辆通行便道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履带式液压打桩机设专人监护,行走和施工的位置,地基必须良好,不能出现机械失稳的情况。起重机安装要符合起重机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对起重机指挥;钢板桩起吊需要改变吊点时,其吊点位置不得低于桩顶下1/3的桩长。
        3、加强地下管线、管道的探测、确认及保护工作
        基坑施工前,对此段开工场地的地下管线、管道等隐蔽设备,进行现场核查、交底,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队伍进行现场书面交底。在钢板桩插打、挖弃土时,保证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设备隐患。严禁在未探明地下设施位置走向前盲目作业。
        4、架空线、高压线附近的施工
        架空线及其附属设备安全控制:设备与架空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在电杆、拉线附近施工,对电杆要留出1~1.5米半径的土台,对拉线留出1.5~2.5米半径的土台,土台周围要插标杆警示。
        5、基坑开挖安全控制
        (1)基坑开挖要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要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在软土层及变形要求严格时,要采用留土护壁,快挖快撑。 “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称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挖土的配上足够的挖运能力不能哪里好挖挖那里;支撑的要事前预拼并备足配件,做到承台开挖与内支撑焊接同步进行,钢板桩插打施工完毕,承台开挖到支撑位置,即进行内围檩施工,防止围护结构变形。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20~30cm厚要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防护开挖顺序:采用跳挖方式,最少每隔1个墩,待基坑回填全部完成后,再开挖相邻的基坑。
        (2)机械挖土,严格控制开挖面坡度和分层厚度,防止边坡和挖土机下的土体滑动。机械开挖时设专人指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开挖准确。挖土机作业半径内不得有人进入。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作业。人工清理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要大于10m ,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挖土机挖土时严禁碰撞工程桩、支撑、立柱和降水的井点管。分层挖土时,层高不宜过大,以免土方侧压力过大使工程桩变形倾斜,在软土地区尤为重要。
        (3)严格控制基坑边堆载,基坑上口3m以内不得堆土、放管片、停大型机械等,以免影响边坡稳定。弃土要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要堆放指定地点。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要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不小于1.0m。必要时采取其他措施。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不能长时间暴露,否则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6、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开挖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基坑成型后,尽快的进行浇筑承台,建立永久的平衡。尤其是底板的垫层要及时浇筑封底,遇大雨天气,垫层可挖一块(段)浇注-块(段),但必须对应着支撑的位置浇筑垫层混凝土;浇注垫层要抢,越快越好。如果由于不可预见原因停工,要对基坑支撑系统进行检测,发现变形立即采取加内撑、斜撑等措施加固。工序施工准备就是要有超前的意识“做一、备二、想三”,做到快挖土、快支撑、快浇筑。
        7、基坑降、排水
        必须做好基坑工程的明水疏排和暗水降排,降排水是提高土体强度(撑力)减少回弹,减小基坑变形的措施,而且也是纵坡稳定预防滑坡的重要措施。基坑水沟和集水井要及时设置,采取在基坑四侧挖30cm×30cm的排水沟,在四角设80cm深集水井,用水泵抽出坑外。在排水过程中,当出现大量砂漏、围堰裂缝漏水较大、围堰内侧坍塌等情况时,要暂停抽水,采取加固措施。抽水时检查围檩各节点是否顶紧,板桩与围檩间木楔是否敲紧,锁口不密存在漏水的以板条、棉絮、麻绒等在板桩内侧嵌塞。漏缝处较深时,也可将炉渣等装袋,到水下适当深度时逐渐倒出炉渣堵漏。抽水速度不能过快,且要随时观察围堰的变化情况。
        8、专职旁站指导监控
        施工全过程要有专职安全员、技术员进行现场旁站指导监控,安全员、技术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对安全技术方案要透彻的了解、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随工填写施工记录和安全监控记录。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观察地质情况,如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涌沙,立即停止开挖并立即回填基坑,进一步调查地质情况,再决定采取注浆、加密钢板桩或其他措施;如在承台施工过程中发生坑壁涌沙,则用沙袋码砌;如果坑底出现涌沙采用沙袋堆压。现场准备充足原木、工字钢、钢板桩、砂袋等应急物资。
        9、工区领导值班制度
        对深度超过4m的基坑必须有工区副经理在现场全程监控。
        10、大型设备实行专职防护措施
        大型设备作业,做到“一机一人”防护,专职防护人员要做到人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安全。
        11、基坑周边的安全
        深度超过3m的基坑周边要设置不低于1.1m高的固定防护栏杆。基坑周边的堆载不能超过基坑工程设计时所考虑的允许附加荷载。大型机械设备若要行至坑边或停放在坑边,必须征得安全防护人员的同意,方可实施。
        12、人员上下设置专用通道。
        为方便施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有利于特殊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基坑内必须合理设置上下行人扶梯和其他形式的通道,其平面要考虑不同位置的作业人员上下方便,以及应急疏散。
        13、支护体系的施工质量的抽查。
        对支护体施工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检验。从源头开始首先把好进场用于支护的原材料关,不合格材料坚决不予使用。施工中对钢板桩的插打、锁扣、接长焊接、围檩安装进行必要的检测。
        14、夜间施工安全控制
        如遇有夜间施工,对夜间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教育,提高夜间施工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保证夜间施工照明设施的完备,各作业面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具,确保光照度满足施工要求。要保证照明电路良好运行,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 “三相五线制”供电 系统,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漏电保护器与设备匹配。
        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防火安全
        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差裂缝,有的使用蓄热法来控制混凝土表面与中心的温差在25℃范围内,亦通常采用的混凝土表面先铺盖一层塑料薄膜,在覆盖2~3层草包。因此,特别注意对大面积干草包的防火工作,不得用碘钨灯烘烤混凝土表面,同时,周围严禁烟火,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六、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深基坑施工诱发的事故时有发生。针对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我工区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做到有所防备,有所准备。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