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有关国内生态环境安全的研究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5月05日

 
  2.1湖泊退化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
  我国湖泊普遍萎缩和退化。以长江流域湖泊为例:50年代有1066个,到90年代初减至182个。因围垦和淤积,华北平原的白洋淀水面缩小了42%,洞庭湖水面减少了46%;湖底平均升高了1m,蓄水能力大为降低。青海湖在1959—1988年的30年间,湖面下降近3m,现在还在继续萎缩。又如,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由于上游截留水源,致使流经额济纳绿洲的水由过去每年的12亿—13亿m3,锐减至2亿m3左右,居延海等上百处数平方千米的沼泽和湖泊干涸,大片树木枯死,绿洲变为荒漠,人民生活困难,形成了大批生态难民;新疆塔里木河由于上游取水过多,致使河流断流,流程缩短300多km,造成下游流域生态系统严重恶化。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开始从上游放水,形势有所好转。
  2.2水资源的另一威胁来自污染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统计,每年污水排放量410亿t (水利部的统计为600亿t ),其中80%未经适当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全国有75%的湖泊明显受到污染。在调查评价的10万km河段中,47%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0%的河段污染严重,已丧失使用价值。在北方的辽、海、淮等流域,污水与地表水的比例高达1:6—1:14.对我国118座城市的饮用水调查显示: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只有3%的城市水质处于清洁状态。据我国有关专家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1.46%-2.84%。水污染加剧了水源紧张局势。
  2.3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是低效率使用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大半个中国都处在水危机中。据报道,缺水导致华北平原生态急剧恶化,许多地方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西部开发更是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中国水资源虽不算丰富,但如果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不致造成今天这种窘迫局面。可以说中国水资源的紧缺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低效率使用,重点是农业的大水漫灌和工业生产中的低重复使用。万元GDP 用水量,发达国家一般在50m3,其中瑞士为5m3,日本为21m3,以色列为24m3,法国为29m3,英国为13m3;而我国万元GDP 用水量则为730m3,我国工业万元用水量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农业用水也是如此。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不适当的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开办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对水资源开发管理不当,一条水系上游不顾中游,中游不顾下游,各自为政,各取所需;许多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地面下沉,土地生态急剧恶化。水价过低也是造成水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现在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可以说是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预期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有效供应。因此,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摆上战略地位,认真加以对待。
  3环境与健康安全问题
  不是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以孕育生命的。人类的生命是适宜环境的产物,当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时,人类的健康也就相应受到影响,甚至难以生存,历史上一些古老文明的衰亡就与环境的退化有密切关系。工业革命后,人类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也给自己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人类确实到了该全面权衡利弊,选择正确发展道路的时候了。
  3.1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广泛关注
  从整体上看,地球生态环境正在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变化,比如国际公认的大气污染引起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迅速减少、森林和草原的急剧消失、土地沙化的蔓延、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其中环境污染特别是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2000年12月通过的《关于就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国际行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POPs公约),对毒性极高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还可转移到下一代体内的有机污染物采取子管制措施,首批被禁止的有12种,其中农药8种,化学品2种,工业副产物2种。又如《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简称PIC 公约),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通过国际贸易可能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和环境造成灾难,化学品出口国要通知并征得进口国的同意,方可出口。经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多年调查研究证明,许多化学品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初步确定140种物质对动物有很大毒害,其中有很多化学品对人有致癌毒性。据科学家调查研究表明,80%-85%的人类肿瘤与化学品致癌有关。
  3.2“环境激素”掀开了面纱
  近20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环境激素”。一些西方国家对此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给环境激素所下的定义是:“使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对个体及其子孙或者集团产生有害影响的外因性化学物质或者混合物。”这种物质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人人体或野生动物体内,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英国科学家发现,长期生长在受污染水域中的大部分雄性鱼,竟会变成两性鱼或雌性鱼;鸟类吃了含有杀虫剂的食物产卵减少,蛋壳变薄,难于孵出小鸟,使一些珍稀鸟类濒临灭绝。欧洲、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广泛调查发现,1938—1991年期间成年男子的精子数量平均减少了50%,致使20%的妇女不能生育,并且畸胎、怪胎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西方国家已初步筛选出70种化学品为环境激素类物质。在日本,环境激素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日本环境省公布了67种化学物质为环境激素,其中有7种是最危险的(丁基锡、辛基苯酚、壬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八氯苯乙烯、苯酰苯、邻苯二甲酸环己酯),多用来制造涂料、树脂、可塑剂、洗衣剂等,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美国对数千种化学物质进行了风险评价确定,把对生物有急性或慢性毒性、易挥发、难降解、高残留,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致畸、致癌、致突变这个范围内的化学物质作为控制对象。在美国的《清洁水法》中,规定299种污染物为控制对象,在《清洁空气法》中规定189种污染物为控制对象。
  3.3中国的有毒化学品危害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虽然对环境污染和有毒化学品的危害缺乏全面的调查评价,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和监测数据看,形势不容乐观。
  大气污染物成分复杂。从大气污染来看,我国北方城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为336μg /m3,超出国家一级标准2倍以上,超出国际标准数倍甚至10多倍;而其中大同的年平均浓度为721μg /m3,兰州的年平均浓度为668μg /m3,令人触目惊心。无怪乎在联合国有关机构公布的世界10大污染严重城市中,中国竟占据了7个。据测定:华北某大城市大气中有害污染物130种,其中7种为苯系物,13种醛酮类,9种为卤化烃类,25种为低分子烃,5种为环境激素,25种为农药类;另据广东一个县级市主干道测定,在气溶胶中有70多种多环芳烃(PAH )且浓度很高,类似这种大气成分的城市并不鲜见。
  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据江苏省对全省25个水源地监测,含有有机污染物质504种;在辽河沈阳段,检出有机污染物143种;松花江中检出有机污染物374种;沱江检出175种;珠江检出241种;近海海域污染也很严重,据大连与日本北九州合作对大连湾的监测,共检出有机污染物220种,其中有一些属优先控制的物质。
  在各类食物中和日常用品中的有害物质与国际标准相比差距悬殊。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我国的现状与这种标准相比差距悬殊。我国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农药产量按有效成分计达40多万t ,各种制剂150万t 左右。在生产的农药中多数为高毒性品种,加之使用不当,渗入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各类动物肉类、茶叶、中药材以及被加工的食品当中。另外,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不准在饲料中滥用生长激素、抗生素和一些化学合成药物,但屡禁不止,问题很多。据对部分城市的调查显示:由于长期食用含激素的食物,女孩的月经初潮已由20年前的平均14岁左右提前为现在的10岁左右,育龄男性的平均精子数量已比40年代降低了60%,肿瘤患者呈上升趋势,特别在城市更为明显。
  上述事例表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低下,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是我国生态安全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可以说,我国环境污染是严重的,构成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反映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管理能力的不适应,特别是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督管理能力低下。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命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蔬菜短缺的状况,成绩很大。现在应提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要求,重点解决污染问题,生产无公害蔬菜。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法规,尽快立法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并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
  4生物安全问题
  4.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
  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据估计地球上有500万—3000万种生物,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人类只是这群生物中的一员而已,当然是一个智慧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成员。地球上的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有机共生体,人类也是靠自然界的生物群落而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人类食物的90%来自20多种动植物,衣物也来自生物,就是医药也主要来自生物,只是到了近代出现了人工合成药以后才减少了这种依赖,但是一大半的药品原料仍来自自然界的生物。今天,世界人口正在不断增长,粮食的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愈来愈多。这些需求向哪里索取?还是要向自然界索取,主要的还是要向生物界索取。生物多样性是物质资源的巨大宝库,对于这座宝库,人类只不过利用了其中的微小一部分,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过200种左右的生物,还有大量的生物有待人类去认识和利用,来为人类谋福利。
  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中,不顾后果,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森林被毁、草原破坏、水源污染、环境被毒化,庞大的生物群落因失去了适宜的环境而急剧消亡。自恐龙绝迹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是物种灭绝的高峰期,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界死亡的100—1000倍,大量生物在人类尚未认识到它的价值之前就消亡了。物种的消亡是致命的,一个物种消失了,就永远不可恢复。现在物种以每天一个到几个的速度在消失,如按照目前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继续下去,预计每分钟会消失一个物种。据专家称,一个物种的灭绝,常常导致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目前全球大约有11%的鸟类,25%的哺乳动物,34%的鱼类正濒临灭绝。专家们指出,如果生物继续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也会发生危机。
  在中国,据估计在3万种的高等生物中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境地,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389种。中国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种数共有123种,列为国家保护名录中的一二级保护动物有277种。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植物的滥捕滥猎,加剧了生物消亡的速度,因此保护我国的动植物资源迫在眉睫。
  4.2转基因生物技术和生物体潜伏着极大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面世,如今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已在大田大面积播种。美国55%的大豆、50%的棉花和3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美国市场上已有各种转基因食品4000种。加拿大60%的食品包含了转基因成份。我国也开发出了一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抗虫棉已开始大面积播种。现在转基因农作物已在很多国家推开,生物技术和农业的结合,正在创造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极大风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荷兰科学家宣布,转基因食品会把抗药性转移给有害细菌,导致产生“超级病菌”,也会导致抗除草剂的“超级野草”,会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英国生物学家称,转基因土豆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危害;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抗虫害的转基因玉米的花粉会导致蝴蝶死亡。这些事例都说明转基因食品可能潜伏危险,科学家为此呼吁转基因食品在没有取得科学论证之前,不要匆忙推向市场,否则将导致毁灭性的环境和健康灾难。科学家指出,“基因污染”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从长远看对农业生产是不利的。近几十年来,农业绿色革命已经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生产的生物多样性,如果再急着推广品种更加单调的转基因作物,将会使更多的经过时间考验和凝聚着许多代人心血的良种走向消亡,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人们还对基因种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基因污染”而忧虑,一些基因种子公司在世界各国不断注册基因专利,目的是实现种子垄断,进而实现对一些国家农业和食品的垄断,操纵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如1999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生物技术和基因种子销售额达到51亿美元。全球前10名大种子公司则控制了世界种子商业贸易的1/3.

  总之,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对这种技术要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在没有证实它对农业生产有益、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之前,不要匆忙推广和进入市场。我国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推广应用上就采取了慎重态度,除抗虫棉等少数品种外,并未在农田大面积推广。在加入WTO 以后,我国农业生产面对国际市场的严重冲击,种植没有转基因的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具有很大的竞争力。这是一个机遇,要抓住。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