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点分析方法及其在火电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8日
危险点分析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在作业前,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制定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防范措施,从而有效的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的一种方法。它从可能发生的后果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安全意识。目前,一些火力发电厂已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危险点分析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运用。

1 危险点分析流程和方法

1.1 危险点分析流程

危险点分析的流程为:

①确定工作内容和步骤→②辨识危险因素→③确定危险点及危险程度分析→④制定防范措施→⑤信息处置→⑥信息反馈

前4项内容由班组长、工作负责人(或操作指令人)在作业开始前主持的危险点分析会上完成;第5项内容由检修负责人(或操作指令人)通过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完成;第6项内容由工作执行部门完成。

1.2 危险点分析方法

根据上述流程,危险点分析有6个基本步骤。

1.2.1 确定工作内容和步骤

工作内容是危险点分析的具体对象,工作步骤则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危险因素定位。确定工作内容和步骤是危险点分析的基础,工作内容和步骤的信息不全或有错误,将导致危险点分析的失误。

1.2.2 辨识危险因素

这一过程是通过分析作业过程的特点,根据过去同类作业的经验教训,以辨识整个作业过程的危险因素。对火力发电厂,通常从作业场所的介质、作业环境与条件、工艺流程、工器具和材料、作业人员的行为等5个方面辨识危险因素。

1.2.3 确定危险点及危险程度分析

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并不能直接作为制定防范措施的依据,还必须分析这些因素的危险程度,确定必须防范的危险点。危险程度可分为微小、低级、中级、高级和禁止5级,一般通过对人员伤害的可能性和伤害程度来确定,见表1。伤害的可能性分为很不可能、不太可能和明显可能3种;伤害程度分为轻微伤害(表皮伤、轻度感觉不适、轻度皮肤刺激等)、较大伤害(扭伤、深切口、脑震荡、Ⅱ度及以下烫伤等)和严重伤害(骨折、内出血、中毒、残废、死亡等)3种。具体可根据危险程度判定(表1)来判断。危险程度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要求参加危险点分析的人员尽可能掌握相关信息,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表1 危险程度判定表

危险程度

严重伤害

较大伤害

轻微伤害

明显可能

禁止

高级

中级

不太可能

高级

中级

低级

很不可能

中级

低级

微小



1.2.4 制定防范措施

通常我们对危险程度中级及以上的危险点制定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包括预防性措施和限制性措施两种,预防性措施消除导致事故的因素,限制性措施减轻事故后果。对某一特定的危险点而言,究竟采用哪种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应以预防性措施为主,限制性措施为辅。

一般的防范措施包括:(1)释放能量,即采取一定的手段,把能量释放出来,如使用接地线、放汽、放水等。(2)限制能量,即规定极限量,将能量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如安全电压、降温、降压等。(3)控制能量,即采用措施将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关阀门、断电等。(4)保持间距,。即使危险点与人或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5)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方法,将危险点与外界隔开。

1.2.5 信息处置

这是危险点分析的核心内容,即将危险点分析的结果以一定形式传递给工作执行人员,并在作业过程中落实。目前采用的形式有:

(1)日常维护、检修工作联系单或工作指令,不需要办理工作票的一般检修或运行操作可采用这种方法,由检修工作准备人或运行操作指令人主持实施。

(2)危险点分析单。是运行或检修部门根据工作特点编制的专用表格,需要办理工作票的一般检修或运行操作可采用这种方法,由检修工作负责人或运行班长(或部门专工)主持实施。

(3)技术程序或工作方案中对安全方面的专门要求。重大检修或运行操作可采用这种方法,由部门主管领导主持实施。

(4)大、小修的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检修或运行操作可以同时采用以上4种方法。

1.2.6 信息反馈

危险点分析的可靠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获取现场信息的准确性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要使危险点分析一次做到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危险点分析流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在作业完成后,执行人员应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危险点”,结合现场作业情况修订、更新危险点分析内容,补充防范措施,使其更加全面。

2 危险点分析在火电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面以河南省蒲山发电运营中心凝汽器半边查漏工作为例,说明火力发电厂的危险点分析方法。

2.1 确定工作内容和步骤

工作内容:#2机甲侧凝汽器查漏。

工作步骤:(1)检查#2机甲侧凝汽器水侧存水是否排完;(2)找开该侧凝器器4个人孔门;(3)对该凝汽器的铜管进行查漏;(4)对查出泄漏铜管的两个端头进行楔堵;(5)关闭所打开的4个人孔门。

上述作业工序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调整,有些作业可同时进行,如查漏工作可在进、回水室及中间水室同时进行,并与楔堵工作同时进行。

2.2 辨识危险因素

2.2.1 作业场所的介质

#2机甲侧凝汽器处于检修状态,乙侧凝汽器处于运行状态。系统介质为来自循环水进水及回水母管的循环水。进回水门不严或误开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淹溺。

2.2.2 作业环境与条件

工作过程始终位于一个封闭空间,作业环境不良。

通风不良——作业空间无固定强制通风,空气潮湿闷热,最高温度达到60℃,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胸闷、头晕等生理反应。

照明不良——整个空间只有从人孔门射入的室内光,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滑跌扭伤。

碰头刺手——进、回水室空间底,内壁湿滑,且有坚硬锐利的毛刺,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划伤。

高处作业——对中间水室上部铜管查漏时落差在1.5m以上,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坠落或落物打击。

底板管口——进水管底板有进水管口,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坠落。

2.2.3 工器具和材料

工器具为临时照明用的强光灯,开关人孔门的扳手的封堵泄漏铜管的手锤和楔子。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为落物打击和砸伤。

2.3 危险程度分析

通过伤害可能性和伤害程度分析来确定危险程度,这一步骤可同辨别危险因素同时进行,对于上面所确定的危险因素,可确定下列危险点。

胸闷、头晕等生理反应——明显可能、较大伤害,危险程度为高级;

坠落——明显可能、严重伤害,危险程度为高级;

滑跌扭伤——明显可能,较大伤害,危险程度为高级;

进水淹溺——不太可能、严重伤害,危险程度为高级。

2.4 制定防范措施

除工作票要求的安全措施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2.4.1 防胸闷、头晕等生理反应

(1)提前打开人孔门进行通风;

(2)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

(3)降低机组负荷,禁止低压旁路门开启;

(4)查漏过程中定时换人或定时到人孔门处通风。

2.4.2 防坠落

(1)在中间水室搭脚踏板;

(2)工作人员系安全带。

2.4.3 防滑跌扭伤

(1)在进水室底板管口上搭盖脚踏板;

(2)使用低压强光灯,加强现场照明;

(3)用绳索隔离管口,并挂“当心滑跌”标示牌。

2.4.4 防进水淹溺

外部有专职人员监护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