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学校突发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4年02月07日

第一节 事故风险描述

一、事故类型:火灾事故

二、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教学楼、行政办公楼、配电室、学生公寓、食堂等处可燃物存储不当,因电线短路、老化、雷击、违章动火等原因,遇明火易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危险程度高可影响到校区其他人员和周边人员。

三、发生区域:教学楼、行政楼、配电室、学生公寓、食堂等。

四、事故可能发生时间:无季节性

五、事故征兆:现场有异味、明火等

六、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引起各教室、办公室、学生公寓、食堂及周边设施火灾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灼烫、坍塌、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次生、衍生事故。

应急工作职责

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  长:专业部主任

成  员:班主任及当班任课老师

二、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组织和指挥现场抢救。

(2)组员进行具体抢救工作,并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

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按下列程序处理: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上报办公室和相关科室。

2、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

(1)人员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则,学校消防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疏散转移。

①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②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③高楼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因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走廊、阳台、平台上,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2)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①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的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阻的物资。

②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3、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学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及家长。

4、等待消防车来时,可组织校教工义务消防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灭火。

5、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以上情况是我校在假设情况下疏散人员具体办法,但实际上各种火场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万一遇到火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牢记十六大字:临危不乱,清醒果断,争分夺秒,巧妙脱险。总之,争取时间快速离开才是上策。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人员未到前,如能集中合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根据不同的着火原因,可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火灾现场指挥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调集临近所有灭火器,集中使用,对准火点,尽量抓住时机把火消灭,或控制住火势的发展,最后由消防人员彻底扑灭火焰。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参加事故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对佩带的防护用品做好有效性检查,确保完好有效。

2)参加救援的人员一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佩戴防毒器具,防止二次伤害。

2.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发生事故,及时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进入事故现场必须由熟悉现场的两人结伴,不得出现一人进入现场;抢险时应注意观察周边情况,防止对伤员的二次伤害和对救援人员的伤害。

2)灭火时要在上风方向,同时注意自身安全。

3)初期火灾应急处置人员利用消防设施处置,火势无法控制立即进行人员撤离。

4)人员疏散应根据风向标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3.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切忌盲目进入现场,防止二次伤害。

2)切勿返回现场内取回贵重物品。

4.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

1)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全学校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应撤出事故现场,等待专业救援力量。

2)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5.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险情排除后,应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检查,防止遗漏,再次造成事故。同时保护好现场,以便查清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6.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1)事故现场应当开辟应急抢险人员和车辆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安全通道。

2)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的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3)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阻止危害的继续和环境的污染。

4)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演练,以保证现场处置人员能及时、准确处置事故,人员在配戴防护用品应首先对防护用品可进行检查,以保证防护设施安全使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