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氧气、乙炔储存区现场处置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03月05日

1事故特征

1.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由于氧气、乙炔均为助燃或可燃气体,且乙炔气体可以使人中毒窒息。因此氧气、乙炔储存区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和中毒窒息事故。

1.2事故危险性分析

1.可能发生的时间

无明显时间规律。

2.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气瓶压力表异常、安全阀异常、压力急剧升高、漏气,室内温度高、室内乙炔、氧气含量高、有明火等。

3.事故后果

造成库房及周边厂房、设备设施损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应急组织及职责

1.应急组织

氧气、乙炔储存区发生事故,应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应急自救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人员由安技环保部部长、保卫部部长和义务消防队全体人员及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员组成。

2.应急人员构成

组长: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

副组长:安技环保部部长

成员:保卫部部长、义务消防队全体人员及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

3.人员职责

1)组长:

a)  负责现场处置方案的组织与指挥;

b) 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c)  负责现场处置方案的具体组织实施;

d) 负责组织人员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和对违章人员的处理,组织人员抢修,恢复生产条件。

2)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相应指挥工作,并进行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的协调和调配,若组长不在时,任临时组长,负责对现场事故处置的指挥与组织。

3)成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听从组长、副组长调遣,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3应急处置

3.1报警

发生事故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迅速报告安技环保部部长。在逐级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行动。

3.2接警

安技环保部部长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如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短时间内不能赶赴现场,则按职务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临时安排其他人员担任其相应职务,履行相应职责。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迅速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3如何报警

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应迅速报警,根据应急事件种类确定报何种警。首先拨打报警电话号码(见附件2),接通后,汇报事故发生单位、应急事件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等。

3.4指挥程序

应急事件发生初期,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指挥的步骤内容有:

a)    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b)    保持与公司领导、应急人员、义务消防队、专业组人员及事故现场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络。

c)    快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事故现场。

d)    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

e)    迅速通报事故情况,通知相关方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f)    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事故现场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

g)    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事故现场措施,转移附近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现场普遍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h)    保护好现场,为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准备。

i)       派人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

场应急处理措施

1)乙炔气瓶回火:如发现火焰突然回缩并听到“嗤嗤”声,就是回火的象征,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割枪上的乙炔气阀和氧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2)乙炔气瓶着火

a)    若火焰较小,应迅速关闭乙炔气瓶的阀门,尽快用宽松手套,或是较厚的布淋湿捂住火苗,使之熄灭。

b)    在连接处着火时,应迅速将瓶阀关闭,关阀时人不要站在易熔塞正面,不要将乙炔气瓶放倒。拧下联接仪表,然后打开瓶阀,如果此时乙炔不再着火,阀门不再逸出带烟或有异味气体,即可继续工作。工作时瓶壁不得有温度上升现象,(用手反复测试)如果发现重新着火或其他情况,说明乙炔还在继续分解。

c)    若是安全阀和主气阀起火,无法关闭气瓶阀门时要迅速灭火,因瓶内是正压不会爆炸,乙炔气灭火只能使用干粉式灭火和带喷嘴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准使用四氯化碳灭火;那时,人要适当靠近着火的气瓶,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将火焰扑灭。

d)    若着火的乙炔气瓶是放置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应立即采取防止火灾扩大的措施(尽快清除周围火源(如火炉、烟火等)并打开门窗通风),而乙炔气瓶上的火,可以不扑灭,让其自行烧尽。因为扑灭后会有大量的乙炔气喷出,很容易引起爆炸事故或使人窒息。待火焰扑灭后,手可以接触瓶体时,应立即将正在分解的气瓶运到室外。

e)    对乙炔开始分解的气瓶,如瓶体外部的温度已产生温升,以至无法用手接触,不得搬动,应采取用凉水连续冷却气瓶的方法进行处理;连续注水4—5小时。此时,不可打开瓶阀用降低气瓶内部压力的方法来降温,以免导致气瓶内分解反应加剧而发生爆炸。

3)氧气、乙炔储存区爆炸后如有着火,分清着火源,采用消防水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并及时拨打电话119报警。

4)爆炸及着火消除后,对爆炸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存在隐患,进行全面抢修,尽快恢复现场工作。

5)发生乙炔中毒和窒息事故时,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并使用防爆灯具,携带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和佩戴防毒面具进入储存区进行救援,不能在泄漏区使用无线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避免发生次生火灾爆炸事故。进入就救援区内,应尽快查明气体漏点,并尽可能切断气体来源,减小气体泄漏;尽快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位置(上风口)的安全区域。

6)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将中毒和窒息人员转移到新鲜空气流动的地方,松解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注意保暖。对轻微中毒者(头晕、恶心)可进行自然恢复;对严重中毒者(口吐白沫、昏迷),立即向应急指挥部说明情况,应急指挥部立即通知医院相关人员及车辆或交通车辆组及时把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3.6现场恢复

现场处理结束,无其他危险后,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批准后结束应急响应。

如按《综合应急预案》启动了三级及以上响应,应按其流程进行现场恢复。

3.7报警电话

厂内设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电话见附件1。

3.8报警内容

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性质(泄漏、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4注意事项

除遵守应急处置中的注意事项外,还应遵守以下通用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中的注意事项

使用防毒面具处理事故时,不能长时间使用,选用的防毒面具必须经过定期检测,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中的注意事项

1)各类救援器材严格按照标准存放,按照规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并进行记录。

2)各类防护器具必须经检测合格使用,用前应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

3)各类抢险器材由采购部进行保养管理。

4)所有人员必须能够正确使用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带、防火服、防火手套等常用劳动防护用品。

5)进入抢险用的灯具,必须是防爆灯具。

6)使用的器具器材不得与泄漏物质的性质相抵触,以免发生新的危险;使用的消防灭火剂应与扑救物质的相适应,不得与泄漏物质的性质相抵触,发生新的危险。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对于出现的不明原因导致的事故和灾害,要迅速通报安技环保部进行协商。

2)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处理。

3)处理泄漏物质应谨慎小心,不得盲目采取措施,防止泄漏量的扩大。

4)人员救护、灭火、处理泄漏、人员疏散时一定把握风向,要往上风向或侧风向进行。

4.4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实施自救和互救,超出自身条件时应请求增援,不能延误灾情及病情。

3.4.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1)应急处理时,优先选用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

2)严格落实各类监护措施,明确监护人责任,不得轻易离开现场。

3)参与救护人员认为防护不到位,不能解决的不得参与抢险。

3.4.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事故结束后应派人监护现场。

2)迅速按照相应综合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处理,特别是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整改。

3)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对相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对不符合、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

3.4.4.7其他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结束后,所有人员应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