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光电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2月28日

          1  范围
         1.1  为了规范太阳能光电工程(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和光热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确保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质量,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
         2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包含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等),建设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评价结论等。
        2.1  编制说明
        1)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
        明确说明评价的目的和预评价范围。预评价范围为设计文件包括的范围(主体工程、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当扩建工程与已有设施发生联合共用关系时,预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共用工程部分。
        2)评价依据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依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资料、批准文件、安全预评价工作委托书,较详尽地列举安全预评价依据的国家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部门规章、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光电工程技术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行业管理规定、参考资料等。
        安全评价报告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应准确、适用、有效。
        3)建设单位简介
        对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组成、业务范围等做简单概述。
        2.2  建设项目概况
        介绍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水文、气象、光能资源、工程地质、项目任务和规模、站址选择及平面布置、光电系统配置及设备选择、电气、消防、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投资等概况。
        2.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根据设计文件资料,从站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类比工程、原有已建工程等积累的实际资料与公布的典型事故案例中,找出与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相对应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在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确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明确生产、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应全面、真实、具体、透彻。
        按照GB/T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和《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要求,评价报告还应对施工期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2.3.1  人的因素
        分别对太阳能光电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2.3.2  物的因素
        分别对光伏发电工程的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电源汇流箱柜、电源并接装置,光热发电工程的反射镜、集热装置及跟踪系统、热交换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却装置,防雷接地、计算机监控、继电保护、工业电视、主变压器、高压配电等设备及其系统缺陷,建(构)筑物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电磁辐射,信号缺陷,标志缺陷,爆炸品,易燃液体,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鼠、蛇等),致害植物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2.3.3  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室内(中控室)、室外等作业(施工)环境。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可从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等进行辨识与分析。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可从恶劣气候与环境(包括大风、极端的温度、雷电、高原缺氧、大雾、沙尘暴、冰雹、冰冻、盐雾、暴雨雪、洪水、泥石流、地震等),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不平,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等进行辨识与分析。
        2.3.4  管理因素
        分别对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等)、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等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2.3.5  重大危险源辨识
        按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施工和生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物料进行辨识分析,类比同类工程,明确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辨识出来的重大危险源应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