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装置工艺(顺酐)危险性分析

作者:王文激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16日

     一、 概述

     某顺酐装置采用正丁烷直接氧化工艺,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原辅材料和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性,使用的设备、管道很多,必须对其工艺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工艺流程说明

     顺酐装置采用催化剂,用空气与正丁烷进行部分氧化生成顺酐,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主要副反应是丁烷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即:

     

     当正丁烷通过反应器时,80%以上的正丁烷参加反应,顺酐的初期收率为90%(w/w)以上(进口催化剂),其余部分转化为CO、CO2和H2O。正丁烷原料中的杂质主要是异丁烷,几乎100%的异丁烷和其他烃类都按照副反应方程式(2)转化为CO、CO2和H2O。各组分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变化。

     顺酐生产中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除CO、CO2和H2O外,在反应器中还生成少量乙酸、丙烯酸等物质,在回收过程中还生成包括富马酸在内的基他副产品。

     三、工艺危险特性

     1.丁烷罐区工艺危险性

     混合丁烷经管线输送至2台1000m3球罐贮存。混合丁烷经气分系统分离后的异丁烷送至1台1000m3球罐贮存。

     液化丁烷,常压下为气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明火、高热或静电火花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丁烷储罐区具有重大危险性,一旦设备、管线、阀门等发生泄漏,如果没有及时堵漏,则事故造成的破坏是很大的。

     液化丁烷气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1)火灾

     液化丁烷气在常温常压下由液态极易挥发为气态,体积能迅速扩大几万倍,并迅速扩散及蔓延。由于它的比重是空气的2倍,就是在平地上,也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若遇到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就会积聚在那里,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万一遇有明火,会回燃,将渗漏和集聚的液化丁烷气引燃,导致火灾。

     (2)爆炸

     液化丁烷气,其爆炸极限范围较宽,只要达到1.5%~8.5%的浓度,一遇明火就会爆炸。

     (3)中毒

     液化丁烷气虽于低毒类,但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接触高浓度者,有麻醉状态或意识丧失;入过量的丁烷气,就会晕迷、呕吐或有不愉快的感觉,严重时因缺氧窒息死亡。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