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Muhlbauer风险分析法在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康林 曹明明 王伯铎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12日

  摘要:将管道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相结合,以靖边一银川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为实例,进行管道安全模拟计算,定量分析输油、气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寻求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的途径.结果表明:该管道的两段管道,即靖边一盐池清、盐池清一银川的相对风险数分别为67.1和68.3,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对风险数中可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3%和62%;可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可变因素的指数分值从而提高管道的相对风险数,使管道安全性在原基础上提高19%左右。

  关键词:长输管道;可变因素;泄露冲击指数;相对风险数

  由于油、气介质具有易燃、易爆和易扩散的特性,因此当其长输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因腐蚀、第三方破坏或超压等因素所造成的管道泄漏或管道破裂事故时,会导致人身伤害、设施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由于长输管道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进行风险评价显得尤为必要[1].Muhlbauer风险分析法简单、直观,能够确定最大可能导致管道事故和有利于潜在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该法将管道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相结合,定量分析输油、气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在此基础上对管道安全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评价工[2],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近年来,国外应用Muhlbauer风险分析法在长输管线安全性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尝试,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方法应用研究鲜见报道,因此笔者应用Muhlbauer风险分析法对靖边一银川天然气输送管道进行风险评价。

  1Muhlbauer风险分析法评价模型

  1.1基本原理

  Muhlbauer风险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段管道的相对风险数,进行数据定量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管道相对风险数越高,说明其相对风险越小,即越安全.Schlechter等认为,采用Muhlbauer风险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时,若相对风险数大于47.5,则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若相对风险数小于47.5,则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1.2评价方法及步骤

  ①对评价管道进行分段.管段长度依其沿线的各种变化因素而定,主要因素包括管道的管径,技术条件,土质,地域、地形和地势特点,人口分布及气候条件等.管道分段越多,评价精度也就越高。②对每个管段,按事故原因和产生的后果分为第三方破坏(thirdpary),腐蚀(corrosion)、设计误差(design)和违章操作(incorrectoperations)4个事故因子,计算各因子指数和该管段的泄露冲击指数(L)。每个事故因子又分解为多个影响因素(见图1)。③介质危险性评定.介质危险性分为急剧危险和缓慢危险,急剧危险有爆炸、火灾、剧毒泄漏等;缓慢危险有水源污染、潜在致癌物扩散等。④计算泄漏冲击指数。泄漏冲击指数由介质危险性和影响范围综合决定[4]⑤计算相对风险数.用事故因子指数和除以泄漏冲击指数即可得到相对风险数。数学模型为:

  Re=S/L

  S=T+C+D+I

  式中,Re为相对风险数;S为事故因子指数和;L为泄漏冲击指数;T为第三方破坏因子指数;C为腐蚀因子指数;D为设计误差因子指数;I为违章操作因子指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